年销售700万辆的龙头老大上汽,为何1月遭遇“开门绿”?


年销售700万辆的龙头老大上汽,为何1月遭遇“开门绿”?

1月份上汽集团汽车产量为622640辆,同比下降14.47%;汽车销量为611502辆,同比下降14.13%。信息披露当天,上汽股价市值蒸发了超140亿元。

在昨日《北汽广汽上升长安下降,六大集团沉浮该何解?》一文中,我们提到,中国车市的寒冬仍在继续。

一方面,中汽协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月份国内汽车整体产销量延续了去年的下滑态势,且降幅均达到了两位数。与此同时,透过中国汽车龙头企业上汽集团的产销量及资本市场的表现,也可窥见一斑。

今天,聊哥就与各位读者一同来详细聊聊上汽集团的具体情况。


年销售700万辆的龙头老大上汽,为何1月遭遇“开门绿”?

2月15日,上汽集团正式对外公布了1月份的产销信息。数据显示,1月份该集团汽车产量为622640辆,同比下降14.47%;汽车销量为611502辆,同比下降14.13%。信息披露当天,资本市场立即作出了反应,一天时间里上汽股价市值蒸发了超140亿元。

这的确让人感到惊讶。要知道,即便是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在中国车市罕见的经历了近28年来首次负增长的大背景下,上汽集团的表现依旧坚挺:凭借全年销量超过705万辆、同比增长1.8%的成绩,继续稳坐中国(销量)第一汽车集团的头把交椅。

其中,不仅合资板块里的上汽大众表现稳健、连续第四年蝉联了中国乘用车市场销量冠军,自主板块里的荣威名爵“双品牌”更是实现全年销量70.19万辆、同比劲增34.45%,即便是上汽大通年销量也突破了12万辆、同比增幅达到14.5%。

年销售700万辆的龙头老大上汽,为何1月遭遇“开门绿”?

然而,从2019年开年首月的市场表现来看,上汽集团显然未能延续去年的坚挺表现,在众多合资品牌及自主品牌同行喜迎“开门红”之际,罕见的交出了这样一份“开门绿”的成绩单。

聊哥注意到,上汽集团1月份整体销量之所以呈现出大幅度下滑,除了“主力军”合资板块里的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三驾马车”护驾不利之外,自主乘用车的表现更是严重拖了后腿。

可以说,合资、自主齐下滑,造成了上汽开年如此局面。

具体来看,在上汽集团旗下所有的业务板块中,1月份除“依维柯商用车”子公司销售出现同比增长外,其他的子公司的销量均出现下滑。并且,依维柯的体量过小(一月份销量6500余辆),对于整体产销规模逾700万辆的上汽而言,犹如杯水车薪、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年销售700万辆的龙头老大上汽,为何1月遭遇“开门绿”?

而诸如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以及上汽乘用车在内的几家规模性整车企业,销量几乎均出现了两位数的大幅下降。

譬如,作为上汽集团“利润奶牛”的上汽通用和上汽大众,1月份销量分别为18万辆和19万辆,同比去年下跌比例达到10.96%和11.18%。上汽通用五菱的表现更加糟糕,1月份销量为16万辆,同比跌幅高达20%。

此外,去年表现极为突出的自主板块——上汽乘用车,今年1月份销量仅为6万辆,较去年同期7.3万辆,同比下降17.8%。

其中,根据荣威品牌早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荣威品牌销量突破5万辆,同比增长4.1%。由此可见,尽管名爵品牌并未公布具体销量,但反推过来,1月份名爵品牌的整体销量不足万辆,相比于去年同期可谓“腰斩”。

年销售700万辆的龙头老大上汽,为何1月遭遇“开门绿”?

对于1月份销量出现大幅下滑,上汽集团给出的官方解释是,主要源于集团内部主动实施了“降库存、优结构”的调整。

在聊哥看来,上汽上述相关解释,有一定道理,但并非全部。

客观来讲,车市大环境还没有迎来根本性的好转,而从该公司提供的数据来看,1月份其终端零售同比仅下降1.9%、优于批发表现,市场占有率也同比增长了0.2个百分点。并且,在整体销量下降的同时,其市场结构方面有所优化,新能源、出口、豪华车三大领域表现可圈可点。

此外,众所周知的是,上汽集团旗下的上汽大众、荣威等品牌,对经销商的严苛“压库”行为也是业界有名的。

事实上,上汽荣威去年多次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库存深度超过两个月的排行榜上榜上有名,而上汽大众此前甚至因为对经销商压库存一事,被江苏省汽车流通协会“点名”。

年销售700万辆的龙头老大上汽,为何1月遭遇“开门绿”?

然而,简单的用主动“降库存、调结构”来当挡箭牌,显然是难以服众的。毕竟,面对同样艰难的大环境,与上汽集团低迷的市场表现不同,1月份多家车企同行销量出现增长,逆市中依旧实现“开门红”。

自主品牌方面,1月份长城、吉利、比亚迪、长安销量都迎来上涨。其中,比亚迪更是凭借近6万辆的销售成绩,同比大增77%,其中新能源汽车同比暴增342%。

诸如丰田、本田的合资企业、北京现代等合资车企,也都呈现出了较大幅度增长。至于豪华品牌细分市场,那就更加不必多言了,大都继续延续了去年的良好势头。

常言道,疾风知劲草。逆市,更能检验车企和品牌的真实竞争力。从这个角度来看,上汽集团1月份的整体失利,很大程度上来讲还得归咎与其自身的品牌及产品竞争力,比如年度贡献200万辆之上的五菱宝骏,调结构,着力转型。

年销售700万辆的龙头老大上汽,为何1月遭遇“开门绿”?

举个例子,过去较长一段时期内,凭借庞大的渠道优势及超高的产品性价比,上汽通用五菱可谓是“爆款”制造厂,收割了国内不少中低端市场。

去年上汽整体705万辆的销量中,仅上汽通用五菱便贡献了207万辆,超越了上汽大众的206万辆和上汽通用的197万辆,成为上汽第一大销量大户。

然而,随着包括汽车在内的国民消费整体升级、及同一细分市场的选择日益丰富,上汽通用五菱也开始走起了下坡路。

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上汽通用五菱公司的五菱和宝骏双品牌销量均遭受严重下滑。其中,宝骏汽车2018年总销量为879077辆,同比下降了14.8%;五菱品牌乘用车2018年总销量为693213辆,同比下降了22.8%。

而结合今年1月份的销量数据来看,上汽通用五菱超过20%的下滑,也无疑是上汽集团整体销量下滑的“第一大推手”。

年销售700万辆的龙头老大上汽,为何1月遭遇“开门绿”?

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销量下行压力加大的同时,上汽集团整体的盈利状况也出现疲态。

根据不久前上汽发布的2018年度业绩报告显示,2018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增加约16亿元,同比增长4.6%左右。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约324亿元,较2017年减少约5亿元,同比减少1.5%左右。

老大不好当。新年即开局不利,2019或许才是真正考验上汽这家龙头老大的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