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市农贸市场周边“三大怪事”》续:各部门齐抓共管

《瓦市农贸市场周边“三大怪事”》续:各部门齐抓共管

农贸市场,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与民生及城市形象息息相关。曾经,在温州市区街头巷尾占道经营的马路市场,成为市容市貌“脏、乱、差”的代名词。

作为温州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2017年,全市启动了农贸市场改造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去年12月29日,繁华了近半个世纪的原瓦市农贸市场退出了历史舞台,原市场店铺分流至原兴文里农贸市场和天雷巷农贸市场,原兴文里农贸市场也改名为新瓦市农贸市场。

如今已过去近半年时间,记者近日发现,新瓦市农贸市场人气惨淡,市场内商户所剩无几,而周边的河西桥、瓦市巷等早市生意火爆,让人大跌眼镜。

上周,本报刊登了《新瓦市农贸市场周边“三大怪事”》一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市民纷纷留言表达自己的看法,为新瓦市农贸市场建言献策。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自报道见报后,属地街道、市场监管、执法、市场管理方等部门单位便召开紧急会议,针对“三大怪事”逐一制定管理措施,不让民生工程成为“空摆设”。

《瓦市农贸市场周边“三大怪事”》续:各部门齐抓共管

怪事之一:新市场没人气

措施:推优惠 聚人气

新瓦市农贸市场管理方为温州市现代集团旗下的温州菜篮子集团有限公司,自报道见报后,该公司立即召集市场管理方了解情况,与当地街道、市监、执法等部门沟通对接,并向本报发来了市场整改说明。

根据说明,该公司为积极吸引已外迁市场的经营户回迁经营,将对培育期内的经营户推出更优惠的摊位租金政策,同时继续提升市场管理服务质量,并由专人负责、加派人员强化市场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经营秩序等管理,定期开展场内外集中整治。

另外,为了聚集市场消费人气,该市场将于6月中旬联合街道、社区、银行等多家单位,开展以志愿爱心为主题的公益服务活动;在7月份借助“红七月、服务月”开展党建工作和“万人双评议”融入市场建设等党建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公益营销促销活动,逐步提升市场热度,从而稳步推进招商工作,使广大经营户愿意扎根市场,积极服务市场。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在改进服务、加强管理的同时,多听取市民、经营户的意见,增加经营户的“归属感”,让市民接纳市场。

怪事之二:马路市场重新“火爆”

措施:强监管 保效果

针对新瓦市农贸市场周边瓦市巷、河西桥、高盈里等巷弄早市火爆的情况,五马街道与鹿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五马中队连日来加强了对市场周边早市的管理,将管理时间延长至早上5点至8点,并每天派出近50多名执法队员、协管员以及工作人员,重点对上述巷弄内的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和保洁进行管控。

据悉,经过这几天的管理,该几条巷弄的流动摊贩已基本消失,占道经营现象也逐步得到改善。

五马街道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老瓦市农贸市场存在近60年,其在市民心中的地位在短时间内的确难以改变。但随着我们城市环境的不断改善,老市场的取缔是无法避免的,我们街道和执法部门将继续加强市场外的管理,并做好与老百姓、经营户的解释工作,我们相信通过努力,市民会逐渐接受新市场的。”

怪事之三:童装店“改行”卖菜

措施:查证照 定规范

紧挨着新瓦市农贸市场的高盈里童装批发零售店,因整体搬迁,现出现部分店面“改行”卖菜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温州市城区农贸市场改造升级三年行动计划》中,“农贸市场范围200米内原则上不得设立与市场内经营同类商品(水产、肉类、蔬菜、豆制品、熟食等)的经营单位”的通知要求,对该处经营户进行了重新调查,发现在200米区域内的同类经营户,要求其撤离。

另外,该局还对瓦市巷、河西桥等门店式经营户进行了规范整治,要求经营户不容留其他摊贩在其门前摆摊,更不可让其他经营户在该店进行经营活动。

该局市场合同监督管理科相关负责人表示,其实新瓦市农贸市场所遇的情况与松台农贸市场相似,松台农贸在提升改造之处也遇到过生意惨淡的情况,但经过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努力,如今松台农贸市场的生意已步入正轨,且越来越红火,他相信通过各部门的努力,新瓦市农贸市场会走出目前的“窘境”,重现老瓦市农贸的繁荣。

记者 杜一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