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生存指南之“别把公司当你家!”

年关生存指南之“别把公司当你家!”

又到了发年终奖的时刻,每个职场人不仅焦虑着钱的问题,更焦虑着福利和企业文化的问题。

职场中,企业文化致力于打造家庭般的氛围,但从制度规定和执行力落实等层面来讲,公司又绝对不会是“家”。

“公司福利好,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网上关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各大巨头公司的高福利让人艳羡,什么食堂菜品、免费班车、健身房、运动场、和五花八门的培训项目,总之各种人性化的关怀让你觉得公司,是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公司就是你的家!

企业所宣扬的文化也都是在彰显人性化关怀,彰显家的温暖,然而,在我看来,撇开物质上的奖励与职位上的晋升,一切口头上的宣扬与承诺都是耍流氓!

因为,公司绝不可能是你家,除非你自己就是老板。

年关生存指南之“别把公司当你家!”

正常的公司都是追求经济效益的,一纸劳动合同就决定了员工与公司的聘用性质和契约精神,你以自己的时间和能力所创造的效益为交换条件,换取公司所给予的金钱或职位荣誉,福利是包含在交换筹码中的一项附加条件。

总之,你得时刻保持一种清醒——公司不是你的家,你创造不了应有的效益,随时可能被开除;你创造了超出预期的效益,理应得到奖赏,这才是最合理的契约精神。

一家正常的好公司,不应只是画大饼,而是精神及物质奖励同步。华为的“狼性文化”是很残酷——35岁以上贪图安逸的员工将被裁员。一片痛骂声中,大家似乎都忘了华为毕竟是一家企业,在本就一片厮杀的手机市场红海中,竞争态势瞬息万变,落后就要挨打,华为不是没有看到过,在企业里打拼,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啊!

华为的内部竞争是很残酷,但是回报也很丰厚,它的工资水平可是一直挤在前列,晋升及奖励制度明晰,就摆在那里,有能力就上位,没有能力就下台,在华为的入职历练本就是一种能力的象征,即使35岁被辞退,你跳到小公司也能拿到不错的薪水,关键是,你的能力是否到位。

年关生存指南之“别把公司当你家!”

无论公司福利再好,心中的一杆秤一定要拿好,那就是你得明白你是在为自己打工,你自己、你的能力和人脉资源就是你的交换筹码,只有把自己经营为不可替代的品牌,你的地位才得以受到尊重与公平对待,在谈判中才能掌稳主动权。

入职的前几年,薪水倒不是首要考虑的,着眼于长远的应该是“平台”和“技能”的修炼,所以在我看来,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最好是在一家大平台、锻炼和培训机会多的部门,只有在大平台上,你才能冲破固有眼光和思维的局限,来一次“格局”的刷新,同时,只有锻炼和培训机会多,你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得以学习和成长,获得技能的精进。

当才华还撑不起野心时, 那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 当能力还驾驭不了目标时, 那就应该沉下心来历练。

年关生存指南之“别把公司当你家!”

梦想,不是浮躁, 而是沉淀和积累!

时间最宝贵的,如果不能在一两年内得到成长和积累,那要么公司有问题、要么自己有问题,必须立刻寻找根源,加以修正。

在企业里,不要妄想一辈子固守原地,安逸养老,那样只会害了自己,重要的是培养自己与公司平起平坐的能力和底气。如果你钱给不到位,也给不到应有的职位晋升,我凭什么要死心踏地、任劳任怨地出卖自己的体力与脑力?

年关生存指南之“别把公司当你家!”

还是那句话,公司不是家,除非你自己是老板。年关再焦虑,但也要从心底认清这个残酷的现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