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迎最強對手,成立3年已居第二,出行格局或迎變革

近日,“曹操專車”改版“曹操出行”上線。從新的命名看來,吉利的眼界似乎更為廣闊,不單單隻想做專車,畢竟在競爭激烈的網約車市場中,只有探索出更為豐富的模式才可能盈利。

滴滴迎最強對手,成立3年已居第二,出行格局或迎變革

曹操出行至今已經成立三年有餘,在全國30多個城市,共計投放車輛達3萬輛以上;去年累計為1.2億人次的出行提供服務;駕駛里程總和超12億公里。在整體出行行業中名列第二,而在B2C網約車行業中則排名第一,該品牌目前被外界估值約達100億。

看到以上的種種數字,可能 有很多人在驚歎吉利的成功運營以外,心中也存在著一個困惑“為什麼吉利要做曹操出行呢?”就此問題,曹操出行的負責人對外表示:“如果吉利作為一個製造商不能親自參與到汽車出行中,則可能面臨被市場淘汰的命運。”

滴滴迎最強對手,成立3年已居第二,出行格局或迎變革

有外界分析認為,吉利通過對使用曹操出行的用戶進行大數據分析,可以獲得一些更為詳實的數據,並將其反饋給集團旗下的汽車研發部門。由此看來,這樣在提升汽車銷量之餘,還可以為顧客帶來更好的服務與乘車體驗,對自身的汽車品牌也起到了宣傳作用。

大手筆收購

滴滴迎最強對手,成立3年已居第二,出行格局或迎變革

近年來,吉利為了加快海外市場的拓展步伐、累積先進的造車技術,不僅收購了有名的沃爾沃、蓮花和寶騰等汽車公司,吉利集團的負責人去年甚至成為了戴姆勒集團的最大股東。在國內,吉利集團也毫無疑問的成為了行業的領頭羊,即便在2018年經濟環境低迷的情況下,吉利集團的汽車銷量仍遠超其他自主品牌,穩居第一。不過即便如此,隨著車型的推陳出新,目前集團也急需解決諸如產品口碑等問題。

可是近年來全球汽車市場銷售狀態低迷,有很多業內人士認為“國內汽車品牌銷量增長率低或成未來常態。”所以,如果傳統車企想獲得盈利,必須依靠一些創新模式。

​與奔馳合作

滴滴迎最強對手,成立3年已居第二,出行格局或迎變革

去年,吉利集團聯手主打高端車型的企業-戴姆勒集團,對外宣佈將在國內組建高端車出行服務公司。其實不僅僅是吉利集團看好出行平臺,一些老牌的傳統車企也紛紛宣佈將進軍出行領域平臺。

雖然目前普及度最廣的滴滴出行仍舊是網約車行業中的龍頭企業,但創始人曾對外透露,滴滴出行成立已有6年時間,卻從未實現賬面上的盈利。面對新出現的眾多競爭者,滴滴出行是否能保住領頭羊位置?也成為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