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石君
有“歐洲火藥庫”之稱的巴爾幹半島,因其歐洲文明、伊斯蘭文明以及俄羅斯文明的交界處,是三方勢力必爭之地,長期處於戰亂之中,很難孕育出優質的本土文明。直到19世紀末,塞爾維亞成立了王國,並在一戰後,因享有巨大的戰爭紅利,獲得了大量土地,成立起了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王國,並於1929年定名為南斯拉夫王國。二戰時,南斯拉夫王國被德國侵略,在鐵托的領導下趕走了德國。1945年,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建立,1963年改國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
因南斯拉夫的特殊地理格局,在美蘇勢力的夾縫中生存,可南斯拉夫卻沒有偏向於任何一方,保持著自身的獨立。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有“巴爾幹之虎”之稱的南斯拉夫都是以一個社會主義大國的姿態,在國際上有相當的話語權。
不過,20世紀80年代,南斯拉夫開始急劇滑落,特別是東歐劇變,更是直接導致了南斯拉夫土崩瓦解,到1992年,南斯拉夫解體。經過長期的內戰,南斯拉夫早已面目全非,風采不復昔日。
而南斯拉夫分裂解體的最大推動者,非美國莫屬。
二戰後,南斯拉夫曾和蘇聯有過兩年多的親密關係。蘇南的決裂,對爭取到了土耳其的美國來說自然是高興的,因蘇聯向東地中海拓展地緣影響力的戰略通道就被堵死。雖然,南斯拉夫是社會主義國家,但因其特殊的地緣格局,美國願意支持南斯拉夫強大,來制衡蘇聯,就算南斯拉夫並沒有倒戈西方世界。
到了20世界80年代,冷戰進入到沒強蘇弱的格局,美國對南斯拉夫的態度轉變也成了必然。到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已無力經營東地中海,對巴爾幹半島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小。美國支持南斯拉夫的理由也就崩塌,南斯拉夫不僅作為東西方戰略緩衝的作用消失,而且還威脅到美國和西方國家。美國在經濟上打壓南斯拉夫,並在南境內大肆煽動民族獨立意識。到了90年代南斯拉夫的內戰中,美國等西方國家紛紛支持南加盟共和國的獨立勢力,最終,使眾多加盟共和國走上獨立道路。1999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更是發動了科索沃戰爭,逼迫南聯盟承認治下科索沃省的事實獨立。2006年黑山獨立後,作為南斯拉夫的主要繼承者塞爾維亞被逼成了一個只有8萬平方公里的內陸國家。
可以說,美國及歐洲對南斯拉夫的蹂躪,大有斬草除根的狠勁。可是,在80年代前,所有社會主義國家中,南斯拉夫卻是與美國關係最為緊密的。美國也對南提供了長達十多年的經濟援助。然而,美國態度反轉太快,卻將南斯拉夫置於死地,大卸八塊。
那麼,美國及歐洲為什麼要這麼做呢?雲石君將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分析。
在冷戰大環境下,美國為了讓南斯拉夫更有力的抗拒蘇聯,對南是支持援助的態度。蘇聯解體後,因利益驅使已不再,南斯拉夫對西方的威脅便被逐步放大。
首先,南斯拉夫與西歐長期的地緣矛盾。
西歐與東歐長期存在尖銳的地緣矛盾,遠的如東羅馬帝國與天主教世界的衝突,近的有歐洲與奧斯曼帝國的衝突。身處東西歐交匯之地的巴爾幹半島,逃不掉被淪為角鬥場的命運。
如果不是一戰時,奧斯曼帝國的土崩瓦解,沙俄末期的衰頹與蘇聯前期的蟄伏,以及英法德意等西歐國家激烈的內部矛盾下,巴爾幹半島也不會逃脫掉被其它三方勢力壓制的命運,興許就沒有南斯拉夫,也沒有發展壯大併成為巴爾幹區域強國的機會。
二戰後,蘇聯強勢崛起,歐洲內訌也開始緩和並向合作方向發展。西方不想讓南斯拉夫倒向蘇聯,而讓南維持獨立,甚至是支持它強大,來分擔蘇聯對他們的壓力。
而冷戰後,蘇聯不復存在,蘇聯的繼承者俄羅斯地緣收縮程度也大,而中東的伊斯蘭仍然處在四分五裂的政治格局中。三方地緣勢力中,只有歐洲變得越來越強大,有那個能力拿下、消化、吸收巴爾幹,來增強歐系勢力整體的地緣實力。
作為巴爾幹半島上的一支有影響力的本土勢力,南斯拉夫實力也不容小覷。況且,就算是消化吸納了它,它也會憑藉的體量來爭取更多的話語權,衝擊傳統歐系強國的主導地位。
在這樣的形勢下,只有將南斯拉夫分成小塊的蛋糕,不僅可以更便於吸納消化,而且能防止南斯拉夫作為整體時對歐西勢力的強大威脅。
當然,美國一方面要照顧歐洲盟友的利益,另一方面對自己也有很大的好處。美國是全球霸主,地中海上的這個區域性強國對美國在地中海地區的利益也會構成損失。
美國與巴爾幹半島所在的東地中海地緣關係非常疏離。作為全球海洋霸主,對東地中海的影響力也顯得天高皇帝遠。而東地中海的戰略地位又非常重要。它可以通向蘇伊士運河,以及博斯普魯斯海峽(黑海——地中海)兩個世界級戰略通道。同時,美國還可以此為基,同時向中東及俄羅斯戰略施壓。
有“巴爾幹之虎”之稱的南斯拉夫,卻威脅著美國在東地中海的巨大利益。因此,美國削弱巴爾幹本土勢力也成為了必然。
而對於南斯拉夫而言,美國這個地中海上的主導者,也會嚴重製約其地緣影響力擴張。
位於巴爾幹半島東南部的南斯拉夫,蘇聯解體後,隨著俄羅斯戰略收縮,從路上和海上對南斯拉夫已構不成威脅。南斯拉夫也沒有依仗美國的必要,它要繼續成為巴爾幹半島上的強大的本土勢力,甚至對外擴張影響力,主導東地中海是戰略之重。
這自然和美國全球海洋霸主的戰略格局背道而馳,美國和南斯拉夫圍繞東地中海,甚至近東的利益爭奪也在所難免。
而美國因與東地中海極端疏離的地緣關係,決定了其不能將南斯拉夫以一個整體的形勢一鍋端,只能選擇將老虎的獠牙、利爪拆卸,來解除其對美國的威脅。
所以,當南斯拉夫解體後,美國及西歐國家依舊對其窮追猛打,直到2006年,南斯拉夫主要的繼承者塞爾維亞被壓制為一個山區內陸小國才洩憤。
南斯拉夫不復存在,巴爾幹半島陷入到四分五裂的政治格局中,不能形成一股合力來應外力。不過,依靠西方的強大外力壓制,巴爾幹半島呈現出了一片和平。有許多前南斯拉夫的加盟國紛紛投入到歐盟的懷抱,甚至,作為前南斯拉夫的主體塞爾維亞也在積極申請加入歐盟。如果說從民族仇恨和個人情感的角度來說,塞爾維亞此舉恰似認賊作父。
那是什麼原因讓塞爾維亞寧願揹負這樣的罵名欲投入到歐盟的懷抱?
雲石君
這裡講一個關於南聯盟解體的軼事。
人們往往被其意想不到的的事情打敗
1999年3月24號當地時間晚上8點,北京時間凌晨3點,北約轟炸開始,剛開始的對重要軍事目標的集中轟炸並沒有動搖南聯盟人民的抵抗決心,反而讓更廣大人民變得同仇敵愾,緊張關係愈演愈烈,遊行示威此起彼伏。
而後北約改變了轟炸側重,將主要攻擊目標換為城市的供電、供水設施。瓦解南聯盟眾志成城的抵抗長城的竟然是無法使用抽水馬桶!無法使用的第一天,人們緊張地忍受了,第二天就發現已經無法體面地生活了,可以想象一下,城市中習慣體面生活的人們,紳士淑女只能在大自然的環境中解決五穀輪迴問題吧(朝鮮和大陸是僅有的幾個城市中普遍還有旱廁的國家,所以不要用國內情況類推。國外大城市都是抽水馬桶。)!到了第三天,抱怨的聲音已經開始此起彼伏了。政府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北約的目的達到!
瓦爾登的船伕
南斯拉夫是歐式民主與美式自由的犧牲品。在現在的歐洲,所有多民族國家最後都被肢解成一個民族一個國!這是歐美操縱的結果。
所謂人多瞎搗亂,雞多不下蛋。在現在的歐式民主就是給每個人一人一票,最終得票率高的人獲勝當選。可是,歐洲現在的各大強國,實際上都是單一民族國家。這使得他們根本不會出現多民族國家所出現的問題。
一人一票這種選舉其實完全是在搗亂,對多民族國家相當不利,因為血統與地緣關係,大家實際上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所以都選跟自己同族的人,這種方式最終只是讓整個國家的各個民族更加分裂。
但是在美國這個虛偽的國度,同樣多民族的他們卻規避了這種選舉方式,他們的採用選舉人票方式,由選舉人加上議員票來選總統。獲得最多票數的候選人可全數取得該州的選舉人票。這就造成了選民根本不知道有多少人的選票跟自己一樣,直接杜絕了反對群體的壯大,這就是我們所定義的美式自由,假得一逼。比如,美國現總統的民意支持率其實是低於希拉里的,但是特朗普的選舉人票卻更多。
南斯拉夫是多民族國家,最終就在歐美式的壓迫之下,各自加盟民族單飛,國家分裂。按著現在的趨勢來看,不僅南斯拉夫解體了,英國應該也會在未來的某一個時刻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