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的偶像都沒有個性了

為什麼我們的偶像都沒有個性了​現在我們的偶像長得都特別‘漂亮’,他們陽光、努力,對粉絲噓寒問暖,給人的感覺少了那麼點個性,他們的出現像是一次次的複製粘貼,導致我們老分不清誰是誰。


當年我們追崔健、追王朔、追姜文,不是因為長相,而是他們善良正直又個性十足。他們是一群鮮活的人,從他們身上總能看到對於生活的不服氣,他們很少改變自己的思想,所以與生活發生碰撞的時候,就感到有一種精神的存在。

不去得罪誰也沒有特別的觀點。在當下人的眼中就是高情商的表現。他們站在我們的面前,卻與電視上看到的毫無差別,像是一幅漂亮的畫,只能存活在我們的印象裡。

以前偶像是一種精神,現在是一種消遣。以前我們拿偶像來改變自己,現在我們用來滿足自己。我們的偶像已經完全被商人綁架,商品式的營銷自己,他們對自己的定義是火不火,能賺多少錢,從不去追求對於社會的價值。

現在明星喜歡炒作自己,僱水軍、買熱搜,讓自己達到某一個熱度,然後促成一種粉絲文化。讓粉絲們模仿他們的穿著、模仿他們的髮型,喜歡上他們喜歡的東西,這個東西叫做商業價值。

以前的人好像不需要熱度,他們總是記者為了滿足人們的私慾被消費炒作的對象。

以前的人離偶像特別遙遠,只能用寫信來嘗試拉近一下距離。現在的名人們總想方設法的擠進你的視野中,他們開飯館、賣衣服,恨不得把你的衣食住行全包了。

現在我們總是會說哪個小鮮肉不敬業,打臉的是這些都是我們自己捧出來的,我們選擇了自己的需要,默許了他們無需作品,只要用臉就能獲得喜愛。最後我們還要給自己的選擇圓個謊,他們已經夠努力的了。

現在的明星十幾二十歲,出道一兩年,開豪車住別墅,出門幾個人隨行。在這種快餐文化下所培養的偶像,註定是浮躁的,或許社會本身浮躁,我們從不具備匠心精神。

現在這個時代特別可怕,大家有著驚人相似的三觀。我們喜歡拿著這些觀點去要求別人,所有的觀點都是一邊倒的出現,我們對事也對人,只要一個人做了一件錯事,那之前所有付出全部付之東流,他將會被打壓成一個壞人,我們算是間接殺死了他們的個性。

我們是不具備個性的一代人,寒窗苦讀一二十年,畢業後就要考慮結婚生子,上有老下有小,整個人生都特別趕。

我們的個性從小就被扼殺,沒有基因傳承。不同的人去做好一件相同的事,甚至連淘氣都成為一種錯誤。

人民沒有個性,就不需要有個性的偶像出現。這就是高速造星背景下的真實寫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