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教程考研」文学理论大神修炼指南02

「文学理论教程考研」文学理论大神修炼指南02

文学接受为什么需要填空、对话与兴味?

①填空是指在文学的诸层次结构中,语言现象中的语言—声音关系是固定的,词、句、段各级语言单位的意义及组合也是不变的,而表现的客体层和图式化方面层等,则带有虚构的纯粹意向性特征,本身是迷糊的、难以明晰界说的。因此需要读者对未尽内容的想象补充,即填空。

对话是指文本是一个吁请、呼唤,它渴望被理解,而读者则积极地应答,理解文本提出的问题,这就构成了“对话”。

兴味是指读者通过阅读激发人们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通过想象和联想,感悟体味作品的意蕴。

这三个概念虽然表述不同,但所揭示的都是文学作品阅读接受过程中的再创造特征,所指明的正是文学作品构成审美价值的固有方式和特征。

②文学接受需要填空、对话和兴味的原因主要在三个方面:

第一,文学作品与其它艺术作品相比,读者看到的只是抽象性文字符号的系列组合,因此只有经过读者的理解、想象、体验,才能还原为可以构成审美的形象。

第二,与其它学科著作相比,文学作品主要使用的是描述性的语言,有着明显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没有科学著作那么准确、严格、清晰。因此文学作品的接受,只有伴随着读者在文字符号基础上展开的想象才能进行。

第三,一般而言,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充满了巨大的阐释空间,而且可以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就更需要读者自己去填空、对话和兴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