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大越國史》稱自己是炎帝的後裔,由古蜀國王子建國

越南《大越國史》稱自己是炎帝的後裔,由古蜀國王子建國

越南《大越國史》稱自己是炎帝的後裔,由古蜀國王子建國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越南就一直是中國文化和政治的一部分。從文化上說,那時候中原所稱“越人”,包括今中國江蘇、浙江、江西、福建、臺灣、廣東、廣西、安徽、湖南諸省、區和越南北部。這些越人一直被認為是“與楚同姓”,都是“祝融之後”,也有人認為是夏禹的後代。越史書《大越國史》稱其祖為炎帝三世孫後裔,《禹貢》九州之揚州囊越境。

古越建國要追溯到秦國滅古蜀國。話說巴蜀古國有如春秋戰國時中國的列國,不久巴蜀兩國相互攻伐,都向秦國求援軍,且蜀國君貪財,秦國欺騙說願意貢獻財報但苦於蜀道艱險,古蜀國君非常高興,派遣人力物力開山鑿路。好不容易修好了路,但迎來的確是秦國殺氣騰騰的大軍,巴蜀兩國皆被秦國滅亡。巴蜀因而成了秦國的糧倉。

古蜀國滅亡後,其王子帶來倖存的國人兩萬多人順紅河、瀾滄江南下,一路顛沛流離,後來來到北越安頓下來,不久重新建立了雒越國。秦統一六國之後,隨即又派遣五路大軍五十萬人進行統一“百越”的戰爭,對甌閩(閩越)、南越、西甌、東甌設郡管理。

秦末天下大亂,南下遠征百越的首領已是趙佗,他趁機割據自立,並且滅掉越南北部的雒越建立了南越國。後來,漢武帝滅亡南越國,越南成了中國的一部分。

歷代中原戰亂,中國大批優秀的知識分子(如劉熙、許靖、許慈、袁徽等名士)便遷移到越南避難。由於他們都是攜家帶口並且常常是一村人的集團性避難,所以人數眾多。大批的中原人士帶去了大批中原本土文化,提高了當地的文化水平。至今,這些事蹟仍受到越南史書的稱讚

漢朝動亂年代,當時駐越南(交趾、九真)的太守士燮(xiè)及其兩個弟弟仍然奉漢王朝為正朔。《大越史記全書》作者吳士連對士燮極為稱讚,評論道:“我國通詩書,習禮樂,成為文明之邦乃從士王始”。

越南《大越國史》稱自己是炎帝的後裔,由古蜀國王子建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