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军突起的票据市场 融资疯涨

央行即将公布2019年1月信贷和货币数据,市场预期一月信贷数据或超过2018年1月,至3万亿左右。但贷款额度宽松,融资需求下滑。社会融资规模方面,在非标融资继续萎缩,地方债猛增发行对冲下,1月社融增长仍较为乏力。

光大固收预计,2019年1月新增信贷和社融“说三道四”:信贷3万亿以上,社融4万亿左右。从结构上看,对公贷款占比提高,贴现和社融中的票据融资增长较快。

本轮票据融资大增原因探讨

票据融资规模大增。自18年4月末以来,票据融资规模持续大增,19年1月末预计高达6.48万亿元,突破前期高点,较18年4月末增加2.65万亿。

异军突起的票据市场 融资疯涨

18年年中以来,票据融资规模大增,论其原因,主要是:

1.存款压力之下,银行引导企业转向票据融资;

2.经济下行之下,信贷额度充裕而企业有效信贷需求不旺盛,银行加大票据融资力度;

3.小微企业贷款“两增两控”考核之下,部分银行倾向于利用票据融资来达成考核要求;

4.央行增加再贴现额度,引导银行加大民企及小微票据贴现力度;

5.金融科技及产业链金融的发展。

票据融资大增,新一轮信用宽松周期已开启

以史为鉴,宽信用周期的开端往往是票据融资大增。我们认为,18年5月以来票据融资规模大增,象征着新一轮宽信用周期的开启。从过往15年来看,票据融资占比领先于社融增速,票据融资领先名义GDP增速1-2年。

票据作为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具有融资便利、成本低的优势,对于银行来说也是一种风险低、流动性好的资产,2018年票据市场火爆的背后是监管、商业银行、企业等多方利益的平衡。展望未来,票据市场基础设施以及制度的逐步完善将带动票据标准化、二级市场交易、票据ABS等多种创新型工具的发展,票据市场大有可为。

异军突起的票据市场 融资疯涨

揭开票据的神秘面纱

2018年以来,票据融资增长迅速,在人民币贷款中的比重稳步上升,与此同时,票据利率下行较快,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实体企业的融资困境。票据市场可以分为一级和二级市场,一级市场为发行市场,二级市场为交易市场。一级市场上,票据主要体现其作为信用凭证和支付结算工具的功能,二级市场上,票据在本质上充当融资工具的角色。票据贴现余额对应银行表内的票据融资,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对应银行表外融资。

票据融资计入信贷,信贷规模的“调节器”

企业签发商业承兑汇票是企业信用,银行承兑汇票则依靠银行信用,企业信用与银行信用有所不同,市场一般更加信任银行。目前,票据融资主要是银行承兑汇票的贴现(直贴)或转贴现;商业承兑汇票贴现占比较低。

票据承兑为银行表外业务,票据贴现则为表内资产业务。

异军突起的票据市场 融资疯涨

举例:企业A找商业银行签发银行承兑银行汇票1亿元,支付给企业B购进原材料,若持票人-企业B不急需钱,可等银行承兑汇票到期(电票期限一般不超12个月)获得1亿元资金。

票据承兑,对于承兑银行而言是或有义务,并不体现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上,为表外项目;银行承兑汇票到期前,企业A应将除保证金外的剩余金额打入银行账户,到期日承兑银行将该账户的1亿元支付给持票人。若银票到期后,企业A并未将剩余款项转入,则企业A构成违约,承兑银行需先行垫付款项,形成垫款,计入贷款,且为逾期贷款。若企业B若急需资金,可将收到的1亿元银行承兑汇票到银行贴现,贴现行支付给企业B扣除贴现利息后的金额(低于1亿元),该笔业务涉及贴现银行向企业B融出资金,体现为银行资产,票据贴现为银行表内业务。

票据融资计入信贷。依据96年出台的《贷款通则》之规定:“票据贴现,系指贷款人以购买借款人未到期商业票据的方式发放的贷款”,既为贷款,商业银行对企业的票据贴现业务理应纳入贷款范畴。此外,人行97年下发的《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银发【1997】216号)规定:“贴现人应将贴现、转贴现纳入其信贷总量,并在存贷比例内考核”。票据业务的贴现和转贴现被明确纳入信贷。当前,在央行信贷统计口径下,票据融资是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的组成项目,纳入贷款总量。

异军突起的票据市场 融资疯涨

简而言之,票据承兑是银行表外业务,票据融资为银行表内业务,计入信贷规模。银行承兑汇票签发后,在到期前,若不贴现,则统计在社融的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之中;若贴现,则统计在信贷的票据融资中。

票据具有信贷规模“调节器”功能。银行承兑汇票代表银行信用,市场接受度较高,具有良好的流通性,票据贴现纳入银行信贷规模,衍生出了票据资产的信贷规模调节功能。现实中,票据经常被商业银行当做资产摆布的工具,以满足各项监管指标的要求,包括存贷比指标、流动性指标、信贷规模指标等。

一般来说,当企业融资需求不足、信贷额度充足时,银行会通过增加票据融资先把额度占上,待融资需求强劲、信贷额度紧缺时,可以通过减少票据融资来腾挪信贷额度,以增加一般企业贷款投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