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極經典的一首詞,構思巧妙,清新優美,令人深深陶醉

辛棄疾(1140-1207),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號稼軒,南宋著名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辛棄疾一生堅持抗金北伐,故受當權主和派的排斥和打擊,長期未得重用,以致在信州(今江西上饒)閒居達二十年之久。理想的破滅,使他在隱居中更加關注農村生活,故而寫下了不少表現農村悠閒生活的作品。在這些詞裡,以描寫了農村風光、農村生活場景和農村人物為主。《清平樂·村居》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此詞描繪了一戶農家五口人的生活情態,體現了村居生活的閒適與和諧。

辛棄疾極經典的一首詞,構思巧妙,清新優美,令人深深陶醉

清平樂·村居

辛棄疾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茅簷:指茅屋的屋簷。

翁媼:老翁、老婦,泛指老人。

無賴:這裡指頑皮、淘氣。

辛棄疾極經典的一首詞,構思巧妙,清新優美,令人深深陶醉

這是詞人描寫農村田園生活的名作。作品描繪了一家五口在鄉村的生活情態,表現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抒發了詞人對安逸恬靜的農村生活的嚮往和喜愛之情。

上篇開篇兩句寫這五口之家的居住環境:一所茅簷又低又小的草屋,屋旁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溪邊長滿了碧綠的青草。詞人僅用兩句,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組成的清新秀麗的環境勾畫出來了,渲染出清新閒適的氛圍。後兩句描寫了一對白髮老夫妻坐一起喝酒聊天,互訴鍾情的情態。“相媚好”三字將這對老夫妻相濡以沫、親密無間的幸福生活真切地表現了出來,使人倍感溫馨。後兩句勾勒了老人生活安詳,精神愉快的神態。

辛棄疾極經典的一首詞,構思巧妙,清新優美,令人深深陶醉

下片四句採用白描的手法,以淳樸自然的語言,將三個兒子的形象活脫脫呈現在人們面前:大兒子在溪東豆地裡鋤草;二兒子在家幫忙編織雞籠;最年幼的小兒子少不更事,只知調皮玩耍,此時正臥在溪頭剝蓮蓬吃呢。這幾句寫得極為白話,將大兒子的踏實賣力、二兒子的懂事、小兒子的頑皮可愛,刻畫的入木三分,尤其是對小兒子的描寫,把小兒子天真無邪的樣子,寫得饒有情趣,猶如神來之筆。“臥”字用得精妙,將小兒天真活潑的可愛勁表現的淋漓盡致,栩栩如生,富有生活情趣。

全詞通過簡單的情節描畫人物,將鄉村生活的閒適愜意真實地表現出來,構思巧妙,生動自然,極富生活情趣,真是一首令人賞心悅目的好詞,值得好好讀一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