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勇过人的徐质是如何死于姜维之手?

蜀汉延熙十六年秋天,蜀国姜维再次奏请后主刘禅,起兵二十万讨伐曹魏,这是姜维第二次起兵伐魏,蜀国大将廖化,张翼,夏侯霸都一同出征。同时,拿金银珠宝去贿赂羌王迷当,羌得到了礼物,又觉得伐魏对他也有好处,因此也出兵五万助阵姜维。

英勇过人的徐质是如何死于姜维之手?

虽然魏国目前还姓曹,但是政权早已落在司马师的手上。看见蜀国军队来势汹汹,急忙问下属有没有对策应战姜维。这时候,身为辅国将军的徐质自动请缨,愿意领兵前去抵抗。司马师知道徐质勇猛过人,就立即让徐质做先锋,司马昭作为大都督,统领兵马直奔姜维。两军在董亭遇上了,就拉开阵势进行决战,徐质作为先锋,抡起大斧,一马当先站在队伍最前面,实在是非常威风。蜀国这边也不示弱,将军廖化最先出马迎敌,两个人在马上相互厮杀,然而徐质实在是太英勇,不到十个回合,廖化就输了,只能拖着到撤了回去。

英勇过人的徐质是如何死于姜维之手?

看见廖化战败,蜀军并不认输,张翼马上替下廖化,出马迎战,但最后与廖化一个结局,都是脆败在徐质的手下。徐质连败蜀国两个大将,锐气十足,就借着这个势头下令全军冲锋,蜀军士气已经没了,只能后退,被徐质追杀了三十多里,损失惨重。徐质的勇猛可见一斑。

姜维看到徐质这么英勇善战,知道不能跟他硬拼,只能靠计策诱杀徐质。夏侯霸作为参谋,向他建议可以诈败引徐质追击,然后在路上设下伏兵,就可以杀掉徐质。姜维不愧是诸葛亮的传人,他知道司马昭善于使用智谋,这么简单的计策肯定不能让司马昭上当。他想起之前跟司马昭交手的时候,他每次都派兵去断自己的粮草,这次估计也不会例外,于是姜维想到了主动避战,背后假装在偷运粮草,实际上是想引诱司马昭派兵去劫粮草,而姜维反过来包围魏兵,这样就可以杀了徐质这个心腹大患。

英勇过人的徐质是如何死于姜维之手?

果然蜀军避而不战,徐质每天在阵前挑衅,姜维都不理睬,司马昭起了疑心,就命探子去查探姜维在密谋些什么。探子查探完毕,回去禀报司马昭,说蜀兵每天在铁笼山用木牛流马运粮草,司马昭估计姜维觉得徐质太英勇,想要准备多点粮草,好坚持到羌兵过来支援。既然看穿了姜维的计策,司马昭吩咐徐质,让他带领几千兵马去断姜维的粮道,蜀军没了粮草,自然会撤退,到时候可以大获全胜。

英勇过人的徐质是如何死于姜维之手?

徐质自然听从司马昭的计策,而他们这样做正中姜维的下怀。徐质二更的时候,统领兵马前去劫粮草,果然看到蜀军运粮的队伍,跟司马昭想的一样,于是魏兵冲上去把粮车都抢了过来。蜀军押粮的人比较少,而且应该也是知道姜维的计策,所以没跟魏兵过多纠缠,丢下粮车就撤,魏兵很快就拿到了所有的粮车,但是徐质还想继续追杀,于是让一半人押着粮车先回去,然后自己率领剩下一半人继续追击蜀兵。

英勇过人的徐质是如何死于姜维之手?

姜维早就已经在路上设好了埋伏,只等着徐质自投罗网。徐质追不到十里,到了一处狭窄的地方,突然四周起了火,还有火炮的声音,只看见有两路军杀了过来,领头的分别是张翼跟廖化,魏兵知道自己中了埋伏,惊慌失措,赶紧奋力后退。徐质废了很大的功夫才杀出了重围,身心俱疲,战马也累得不行。以为已经冲出了姜维的埋伏,心里刚想着放松一下,谁知道姜维还有后着,姜维已经在前面等候多时了,徐质这下子猝不及防,被姜维一枪刺倒,跌落马下,蜂拥而上的蜀军将徐质乱刀砍死,堂堂魏军先锋,英勇无敌的徐质,就这样死于姜维的手下。

英勇过人的徐质是如何死于姜维之手?

魏兵看到主将已死,哪里还有抵抗的心思,纷纷投降。夏侯霸这时候又来了一招以假乱真,下令蜀兵穿上魏兵的衣服,扮成魏兵,打着魏兵的旗号,反过来就去偷袭司马昭的军营,魏兵见是自家人的旗号,就把蜀军放了进来,蜀军趁乱就想活捉司马昭,司马昭来不及应对,只能逃跑,最后被姜维围在了山上。

姜维这次北伐,杀掉了魏国大将徐质,还困住了司马昭,虽然后面还是让他逃脱,没能杀死司马昭,但也是立了奇功,得到了后主刘禅的嘉奖,不愧是诸葛亮指定的传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