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佛系中年,如何面對修行之外的種和種誘惑,如何選擇?

真·佛系中年,如何面對修行之外的種和種誘惑,如何選擇?

我不太清楚“佛系青年”這個詞的具體所指。不過人們似乎對佛教所說的無慾無求有不少誤解。

五明佛學院以外,希阿榮博堪布大部分時間住在四川甘孜的扎西持林。這座閉關院坐落在藏人眼中的“神山”上,相傳是格薩爾王的叔叔超統大王一生修持馬頭金剛並獲證圓滿的聖地。交通相當不便,從成都出發要700多公里,開車得十三四個小時。對希阿榮博堪布來說,這裡卻是熟悉的藏地、可愛的家鄉,離他出生、長大的村子不過幾公里。

希阿榮博從小生活在甘孜,六七歲時,第一次接觸死亡——外婆去世了。生命的無常讓幼小的孩子感受到佛法的價值。成長的年代幾乎看不見佛像、經書和僧侶,但希阿榮博對三寶卻堅信無疑。他12歲時聽說附近的扎熙寺裡有一位哥寧活佛,向母親苦苦求了兩年,終於進入寺廟求學。兩年後活佛圓寂,16歲的希阿榮博開始四處遊學。兜兜轉轉,21歲時見到了創辦五明佛學院的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從此跟隨。24歲在五明佛學院成為堪布(既是一種職務,相當於住持、方丈,同時也是一種資質,即可以公開傳法說教的資格),30歲後在家鄉建道場,總是回來授課講學。

當今藏傳佛教寧瑪派的上師裡,希阿榮博堪布是頗具影響力又很低調的一位。他出版過《次第花開》《生命這出戏》等多本暢銷著作,以現代人的表達方式暢談佛法,將世間的紛繁雜蕪一言道破。作品中的他,是修行者也是尋常人,一樣要面對生活的諸般無常:病痛的折磨,親人的離別……與其說他是在講佛法,不如說是在寫自己的“寂靜之道”。

真·佛系中年,如何面對修行之外的種和種誘惑,如何選擇?

從當下所在之處開始

《環球人物》:佛法的深奧經常讓想親近它的人望而生畏,您寫的佛教書籍,卻讓讀者很願意親近,不但是暢銷書,更是長銷書,化艱深為輕鬆的秘訣是什麼?

希阿榮博堪布:我很感謝讀者給我不斷解釋佛法的機會。

佛法原本就不是籠統僵化的說教,也不該是僅限於學者、專業人士在小範圍研究、實踐的高深學問和專門技術。哪怕佛法中最幽深的理論,也是與我們當下的身心活動緊密連接的,是為了解決現實人生中遇到的問題。

我從小所受的佛法教育和我的生活經歷,使得佛教中很多的概念、思想對我來說已然內化,它們是不需要解釋的。在一段時間裡,我沒有意識到,當我向別人,尤其是那些有著與我迥然不同文化、教育背景的人講述這些概念時,是需要從頭細說的,否則他們可能只是得到一個標準化的答案,卻無從解除現實的苦惱。

所以,我開始用平常的語言來向讀者介紹佛法,希望能引起他們的興趣並運用佛法解決自身的問題。希望他們慢慢了解到,修學佛法不必等到將來,不必是生活變得更好或更糟之時,而是從當下所在之處開始。

《環球人物》:您提倡修行要貼近生活。為什麼是貼近而不是出離生活?

希阿榮博堪布:“貼近”並不意味著我們完全不需要改變什麼。息滅貪、嗔、痴,遠離殺、盜、淫,這需要我們對自己的身心活動保持覺察並不斷調整。我們無法去外面找一顆現成的沒有煩惱的心來移植到自己身上,也別想某天早上醒來突然就發現自己改頭換面成了個“解脫的人”。所謂“貼近”,是指面對當下、內心,與煩惱開戰。你可以仍然像以前一樣工作、生活,不一定非要跑到另一個地方去,或努力去做另一個人。忘記或逃離,不一定會帶來改變。

即便遠離都市、隱居山中,關鍵還是內心的反省和安寧。佛教中有很多方法教人如何訓練自心,讓心安靜、柔軟、敏銳,這樣慢慢地,你對事物的覺知會改變,對很多問題的看法、待人處世的方式也都會變化。更重要的是,你的心柔韌了,面對干擾和壓力就不會那麼容易受到影響。遇到問題,能跳出問題來看,或者跳出自己的角度來看,這就很不錯了。

《環球人物》:與您以往的著作相比,新書《前行筆記之耕耘心田》似乎更為精深一些。您對自己讀者的要求提高了嗎?

希阿榮博堪布:正如我在這本書的序言中所說,它可看作是《普賢上師言教》的簡單使用說明,而《普賢上師言教》在藏傳佛教中是最基礎但又最核心的一門課程。它是19世紀西藏著名的大成就者華智仁波切的一部著作,自問世以來就被一代又一代學佛者反覆聽聞、講解、背誦。並未系統修學佛法的人,我相信也可以從這本書中獲得很多啟發。佛法修持的一個重要目的是去除煩惱,即使不想被歸入某種宗教徒的行列,至少遠離煩惱、獲得安樂總是人們嚮往的。

真·佛系中年,如何面對修行之外的種和種誘惑,如何選擇?

△希阿榮博堪布的作品《前行筆記之耕耘心田》。

《環球人物》:以往書籍中您鮮少詳細地講死亡這個人生最大的無常,這次專門闢出了兩個章節。您對死亡持有什麼樣的看法?

希阿榮博堪布:可能是因為佛法浸潤的緣故吧,很多藏族人把死亡看成生命的一部分,就像生命中其他的事情一樣。我六七歲時,外婆去世。當時我很難過,但在那之前她已經病了很長時間,家裡人除了盡力照料她外,每天都努力為她唸經咒。她天葬那天,我沒有和家人一起參加,而是一個人跑去村裡廢棄的瑪尼堆旁磕頭,希望把這份小小的功德迴向給她。

我現在回想這件事,總會深切地感受到佛法的不可思議。你想,一個小孩子面對親人的離世,沒有覺得無力、孤獨、隔膜,沒有覺得自己什麼也做不了,而是很自然地覺得親人正在經歷的重病和死亡的過程,也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自己也可以為外婆做些什麼。

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有一個7歲的孩子,每天很認真地念觀音心咒,我問他在做什麼,他說他在幫助眾生。我覺得很有意思,就接著問:你這麼小,怎麼幫助眾生?他說,放生時,我隨喜了幾塊錢,這是在幫助眾生;超度法會我也參加,我不會念別的,但我會念觀音心咒,我就回向給他們;平時我也念觀音心咒迴向,希望眾生離苦得樂。我問:你怎麼知道自己就一定能幫到他們呢?他大概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吧,低著頭半天才羞澀地說:因為我念得很認真。

真·佛系中年,如何面對修行之外的種和種誘惑,如何選擇?不是消極,而是堅韌和開闊

《環球人物》:時下流行“佛系青年”一詞,年輕人似乎是無慾無求,您心中認可這個說法嗎?

希阿榮博堪布:我不太清楚“佛系青年”這個詞的具體所指。不過人們似乎對佛教所說的無慾無求有不少誤解。其實佛教並不是大家想象的那麼消極,也許換一種說法更能理解,無慾無求可以理解為“沒有期待也沒有恐懼”。這是非常稀有的品質,尤其在現代社會,各種期待、壓力、誘惑、干擾之下,要做到沒有期待也沒有恐懼很難。這不是一味的消極,而是異常的堅韌和開闊。

《環球人物》:關於變得“堅韌和開闊”,求諸佛法這樣的宗教也好,訴諸心理學這樣的科學也好,似乎都是道理明白,做到很難。

希阿榮博堪布:佛法講聞思修並舉。聞是聞法,聽老師講解佛法;思是思維,把道理搞清楚;聞思的目的是為了修,把佛法應用到自己身上來。這一點,現代人尤其要注意。大家很容易把佛法當成純粹的知識來對待,學習佛法就是在積累知識,看一個人學佛學得好不好,就看他懂多少佛法知識,能不能講得好。但我們不要忘了,佛法最重要的是它的實踐性,學習佛法是為了用它來解決自己的問題。道理懂了只是第一步,更關鍵也更難的是實踐。何況佛法中很多道理關乎見地,修證未到,你以為你懂了,其實沒懂,不過是人云亦云而已。

總有人跟我訴苦說,學了這麼久佛法,可事到臨頭還是使不上力。我能說什麼呢?你的佛法只停留在紙面上和嘴巴上,你花了多少工夫去實修實證呢?一天24小時你有多少時間在思維佛法?日常遇事有幾件是用佛法的道理來應對的?如果沒有,你怎能期望自己在關鍵時候有力量去運用佛法?修行,就是去養成習慣,把佛法變成自己的生活方式、思維和行為方式。

《環球人物》:現實生活中人們多是遭逢困境,或面臨生死、衰老,才開始真正關注心靈和生命的價值。為什麼會這樣?

希阿榮博堪布:大概是因為到這種時候,人會更深刻地體會到痛苦和無常。佛陀初轉法輪,首先開示的便是苦諦。他沒有講空性,講佛性,講緣起、因果、解脫等,而是說:“此乃苦,汝當知。”這是苦,你們要知道這一點。我們對很多事的認識都是從認識苦開始的。苦是什麼?是各種各樣的苦惱,是無常。沒有誰能免於苦,遲早的問題,只是人在年輕力壯、身體健康或者順利的時候,會誤以為自己可以避免無常、痛苦,而病痛、災難等打破了我們的妄想,讓我們看到事實。

真·佛系中年,如何面對修行之外的種和種誘惑,如何選擇?

△2018年神變月(2018年2月),上師希阿榮博堪布帶領放生。

真·佛系中年,如何面對修行之外的種和種誘惑,如何選擇?

學僧的主要任務

是心無旁騖地學修佛法

《環球人物》:作為一位出生在藏地,一直在學院、寺廟裡清修的高僧,您怎麼看待都市與現代社會?

希阿榮博堪布: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佛弟子。我一直覺得自己很幸運,這一生能夠有幾十年的時間安安靜靜地學修佛法。佛法中講,輪迴裡最有意義的生命狀態是暇滿人身——生而為人又有閒暇和各種條件去學習佛法。

如果你根本無暇顧及溫飽以外的問題,可能沒有心力去學習佛法;如果生活太過優裕,可能也拿不出那個心力去學習佛法。即便生活條件得當,卻可能沒有接觸佛法的機會;哪怕你好不容易開始學習佛法,仍有可能隨時中斷。從藏地、學院和寺廟裡走出去,接觸外面的都市和現代社會形形色色的現象,最大的感觸我想應該就是對暇滿難得的深切感慨吧。

人們擁有的物質越來越多,精神上卻好像並沒有隨之豐富。生活富足而精神貧乏,似乎永遠只關心眼前有限的幾件事。立志了悟自性的人很少,通過了悟自性去構建慈悲世界的人更少。並不是說落後偏遠的地方就會比現代都市的情況好,但當你享有更多的便利、消耗更多的資源、擁有更多的優勢時,本應實現更多的可能性不是嗎?

《環球人物》:作為一位有影響力的修行者,除了為眾生外,是否也需要愛自己?表現在什麼方面?

希阿榮博堪布:佛教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位大成就者寂天菩薩曾說:我們無始以來都在為自己打算,而我們至今仍在輪迴裡受苦;那位一心為別人著想的人,他早已成佛,獲得了永久的安樂。

修行者當然需要愛自己,但這種愛不是讓自己吃好穿好,而是立志實現真正的自由和安樂。從此不再身不由己地隨煩惱流轉,沒有比這更好的自尊自愛了。

《環球人物》:現在的世界變化很快,一旦有了網絡,都市和偏地似乎也並無分別。對電話、微信等外面世界修行的干擾,您是怎麼看待和處理的?

希阿榮博堪布:在扎西持林,出家人除初十、十五等佛菩薩加持日和特殊情況外,一律嚴禁使用手機。有人說年輕人要與時俱進,不會使用網絡、手機、微信等,以後怎麼跟社會接軌,怎麼接引眾生,傳播佛法?我們不是反對新技術,而是學僧的主要任務是心無旁騖地學修佛法,等你學成了,自然不會輕易被幹擾。

《環球人物》:現在一些活佛,漸漸走出藏地廟宇,在修行的同時,拍電影、做藝術等,您怎麼評價這種修行方式?

希阿榮博堪布:的確有很多高僧示現不離凡俗,但高僧能“心無掛礙,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五欲動搖不了他。我的老師法王如意寶十幾歲時,去拜訪玉科夏扎仁波切。進門後看見仁波切的屋子大而舒適,裡面擺滿了三寶所依和書籍,不禁問道:“您不是夏扎瓦(舍世行者)嗎?怎麼還有這麼多財物?”素以嚴肅著稱的玉科夏扎仁波切聽到這個大膽的問題,笑了起來:“孩子,‘夏扎瓦’的意思是指某人已經斷除了對財富或世間的貪著,而不是指表面貧窮、內心卻渴望財富的人。”自己是什麼程度自己知道,如果沒到這種境界,還是老老實實儘量遠離誘惑障難為好。

真·佛系中年,如何面對修行之外的種和種誘惑,如何選擇?△2018年夏天,扎西持林暑期佛學研修營期間,希阿榮博堪布為信眾開示、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