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公司承诺增持1亿只兑现6万 假增持真割韭菜?曾弄虚作假被查

百亿公司承诺增持1亿只兑现6万 假增持真割韭菜?曾弄虚作假被查

一年前的白纸黑字的增持承诺,该增持承诺经过多次延迟后,董事长李欣干脆取消了增持计划。曾经承诺5000万元-1亿元人民币,如今只兑现了6万,董事长李欣背上大忽悠的骂名。

近日,思维列控发布关于公司董事长拟取消增持计划的公告,公告表示,2月13日,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董事长拟取消增持计划的议案》。李欣对在承诺期间内未能完成增持公司股票计划向广大投资者深表歉意,并表示长期看好公司及产业发展,继续支持公司做大做强。

对于取消增持思维列控给出两大理由:一是,公司股票较董事长增持计划提出时上涨超过27%,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二是,公司重组期间,为避免内幕交易和确保本次重组项目顺利实施,李欣未能增持本公司股票。

华夏商训注意到,对于该议案,公司的两名独董考虑到这可能对上市公司形象及董事长信用造成不良影响,投下了弃权票。

百亿公司承诺增持1亿只兑现6万 假增持真割韭菜?曾弄虚作假被查

对此,不少投资者表达了不满,有投资者评论其为嘴炮救市的完美范例。而公司的股价2月14日也因此大幅受挫,以40.75元报收,下跌4.32%。

天眼查显示,思维列控控股股东为郭洁、王卫平、李欣三位自然人,董事长李欣曾任郑州铁路局电务器材厂副厂长,河南思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2015未依照《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第八条规定的期限公示年度报告的,列入经营异常名录3年;2016年又因公示企业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列入经营异常名录3年。

思维列控是中国列车控制领域的首家A股上市公司,曾经的券商爱股,备受卖方推崇。2016年1月11日,思维列控市值曾一度飙高到220.64亿元,当前市值仅77亿元。140多亿市值惨烈蒸发。

相关专业人士分析称,根据相关规定,承诺相关方应充分披露原因,思维列控董事长的两大取消增持计划理由,很难站住脚。但从过往案例看,不乏一些上市公司因为类似承诺未履行而收到交易所问询函。譬如去年11月底,延华智能控股股东增持期限过了,却尚未实施增持行为,深交所就此下发了问询函。

百亿公司承诺增持1亿只兑现6万 假增持真割韭菜?曾弄虚作假被查

承诺如儿戏

事情从去年2月1日说起,思维列控收到李欣的增持计划,其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以自有或自筹资金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包括但不限于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增持公司股份,累计增持金额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不超过人民币1亿元,本次增持不设价格区间。

在此期间,思维列控两次发布增持计划延期公告,该增持计划一直延期,截止日从2018年8月2日延期到2018年12月2日,再到2019年3月3日。对于顺延的原因,公司称因重组敏感期、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定期报告敏感期影响。

直至此次,距离最后截止日还有半个多月,公司董事长李欣最后按下了“暂停”键。截至目前,李欣累计增持公司股票2000股,增持金额6.37万元,仅为当初承诺增持金额的千分之一。

并且取消增持的理由更是雷人,因为股票大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来搪塞过去。李欣取消增持的这两点理由有些难以让人信服。

事实上,李欣在去年发出增持承诺后,思维列控的股价走势并不理想。特别是在去年10月12日,思维列控股价触及29.52元/股(前复权)的年内新低。直到11月开始,思维列控股价才开启了一波涨势。至于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思维列控去年5月底就披露了资产重组预案,公司股票于6月28日复牌。从思维列控的停牌时间来看,持续时间是4个月。

据证券时报报道,李欣取消增持承诺实是情有可原。在其增持期间,上市公司突遇重大投资机会,个人增持获益只得让位于公司资本运作。在上市公司实控人纷纷大比例质押融资的市场环境下,李欣的质押股份数量为0。

值得一提的是,股价持续下滑之际,多家券商被打脸。有6家券商发布研报唱多思维列控,包括,海通证券给予“优于大市”的投资评级、东北证券给予“买入”评级、东吴证券给予“增持”评级、国联证券给予“推荐”评级、兴业证券给予“审慎增持”评级、财富证券给予“谨慎推荐”评级。

百亿公司承诺增持1亿只兑现6万 假增持真割韭菜?曾弄虚作假被查

大股东减持

作为思维列控上市之初的第三大股东,另一上市公司远望谷(002161)近年来持续的减持操作,也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目光。

远望谷的减持计划在实打实地快速推进——2018年4月25日,公司持股13.34%的第四大股东远望谷发布减持计划,计划自公告发布后的15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不超过32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其中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总股本的1%。

三个多月后,思维列控在8月18日公告显示,其已于7月17日至26日减持148.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72%,完成该减持计划。

之后,远望谷又再抛减持计划,拟在2018年11月12日至2019年5月11日之间,减持不超过48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其中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16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1%,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32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而在今年2月1日,减持期刚刚过半时,其已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合计减持392.7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23%。

百亿公司承诺增持1亿只兑现6万 假增持真割韭菜?曾弄虚作假被查

财务数据显示,2016年远望谷实现净利润4027万元,但经营净利润为-645万元,公司通过减持思维列控获得的税前投资收益为4672万元。2017年,远望谷净利润勉强盈利152万元,经营净利润大幅亏损3963万元,但通过减持思维列控再度获得了4116万元的投资收益。

在减持公告中,远望谷对于减持思维列控原因也并不避讳,称减持部分所持有的思维列控股份,可获得一定金额的投资收益,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整体资产运用效率,改善公司财务状况和业绩表现。

远望谷无论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对于减持思维列控,无疑是雪上加霜。然而,李欣应该履行的增持承诺没有兑现的事实已定,或许不仅仅是舆论的代价,相关监管部门或许也会出动。

相关专业人士分析称,根据相关规定,承诺相关方应充分披露原因。但从过往案例看,不乏一些上市公司因为类似承诺未履行而收到交易所问询函。


(【华夏商训】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连续三年位居今日头条财经自媒体榜单前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