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第一集,打死周云逸背后冯宝的内心挣扎和太监生涯思考

大明王朝1566分段讲解第一篇《染血紫禁城》

紫禁城午门,帝国的中枢,那刺目的太阳是如此耀眼,冬日的阳光被不该如此,可是天有异象啊,腊月二十九的百日,让人灼热。

大明王朝第一集,打死周云逸背后冯宝的内心挣扎和太监生涯思考

一场刑法正在上演,午门尽头,那被取下官帽的官员,目无表情的看着左右的宦官,又抬头看了看着充满“异像”的太阳,默默在心里念叨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仗义执言,即使死节又如何!

这人就是周云逸,当他以天象有异变,上书那一刻,也许就知道了自己的下场,自己不是言官啊,为何要冒这个头?难道真是求死吗?

大明王朝有祖制,不因言获罪,可惜他不针对所有人,作为钦天监监正的周云逸显然不再此列!

当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时候,记得考虑后果还有身份对等,这也是职场规矩之一。

不等周云逸感叹,他身边出现的四根巨大巨大廷杖露了出来。仿佛死神在召唤。监督执行廷杖的是一个年轻的宦官,白面无须的脸上没有稚嫩,只有满脸的肃杀,还有眼角那捉摸不定的眼神。

四根廷杖,以45%交叉将周云逸的身体架起来,左右各有二人正在安静的等待命令,是死是活还是半残废,都很有讲究。

作为执行人,他们无数次看着这样的场景,心中早已平静如水,对他们而言,执行命令的人不需要负责,这是上位者思考的问题。

而作为上位者的年轻太监冯宝,这一刻也是内心不宁。

杀还是不杀,要不在给一次机会吧。

于是他低下身子俯视着周云逸,缓缓说道“最后在问你一次,今年腊月为什么不下雪?”

在冯宝看来,这最后的一丝机会应该是最后的救命稻草,能抓住的都是明白事理的人,哪有那么多硬骨头。

大明王朝第一集,打死周云逸背后冯宝的内心挣扎和太监生涯思考

就当他内心不断浮想之时。

只见那被架起来,不能动弹的周云逸,还是高高的昂起头,大声说道“朝廷开支无度,官府贪墨横行,民不聊生,上天示警!”

说完他面无表情的看着刺目的天阳。

当周云逸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就意味着他的死亡。

其实他可以有很多答案,如果他说是自己主观臆断,认个错他就能活,如果说是有人故意蛊惑,被调查完后他也能活,可是,他还是坚持了自己的人生观。

“唉!”重重的叹息传来,这声音透漏着无奈也透露着恐怖。

眼明手快的东厂太监们,开始他们的行动,四根廷杖从周云逸腋下穿过去架起了他的上身。

这是准备行刑的标志,跪下的周云逸,整个身体趴在了午门砖地上。手脚被太监们踩住的他动弹不得。

决定命运的一刻开始了。四名太监不约而同将目光望向午门方向,哪里有一个人正负手而立,阳光洒照下的身影,如死神一样。那名太监就是冯宝,当他看着手下人都望着自己的时候,心里也是一颤,犹豫片刻后,他慢慢走到周云逸身边来。

目无表情的脸上,眼神不断闪烁,杀还是不杀,宫里没有明确旨意,这段路走的是如此艰难。在等待吉时的那段时间,冯宝还是决定在争取一次,于是他蹲在周云逸身前,用悲悯的声音希望唤起周云逸对生的渴望。

他说:“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你家人在等你过年呢。你就不能改个说法吗?”

回答他的只有沉默,沉默,还有闭上的双眼,默默流下的泪珠。

害怕死亡的人,总会在死亡来临那一刻求生,不怕死亡的人总会在死亡来临那一刻寻死。不过眼泪骗不了人,只是信仰是对是错?

冯宝失望的站起来,说道。

“我再问你一句,这些话是谁教你对皇上说的?”

周云逸脸贴地面,大生说道:“我是大明的官员,尽自己的职责,用不着别人教我。”

大明王朝第一集,打死周云逸背后冯宝的内心挣扎和太监生涯思考

最后的机会也给你了,是你不要的,那就执行吧。

退后一步的冯宝,失神的望着这样一个人,也许他心里无法理解吧。可是这个时候不是发呆的时候,看着四个太监举起廷杖,眼睛仍然望着自己。他突然醒悟,这个时候不是发呆的时候,于是他开始移动脚步,这个人的生死在我一念之间,可是宫里并没有指示出来。

大明王朝第一集,打死周云逸背后冯宝的内心挣扎和太监生涯思考

万岁爷从来都是这样,说话不说透,杀了他,要是符合心意就是立功,不符合新意,就是替罪羊,杀还是不杀。

挣扎片刻,冯保那双呈外八字站立的脚慢慢移动,脚尖慢慢往内挪,换成内八字。执行太监们知道,这是“死杖”的信号。

四根廷杖猛地击向周云逸后背,沉闷的廷杖声不断回响,随着回响一起的是哪鲜血。

廷杖完毕,周云逸身子软软垂着,眼见活不了了。

冯宝轻轻蹲下,捧起他的头,用一根头发伸到他的鼻孔前,那头发纹丝未动。

冯保叹了一声,站起来说:“通知他的家人收尸吧。”

《血染紫禁城》

大明王朝的第一镜就蕴含深意,一个原本不是言官的人仗义执言,最后身死,给予朝局的震撼是和言官被打完全不一样的效果。

那么幕后主使者是谁?

其实还是清流,只不过他们做的很隐蔽而已,要不周云逸这个管天气的人为何会知道国库去年的开销?

而被当做打手的周云逸最后为何还是执意求死,不过是所谓大明文官的骨气而已,但是这种人其实并不值得学习。

冯宝的在三询问其实都是给他活的机会,但是不珍惜是他的意愿,面对一个一心求死的人,为了自己的前途冯宝毅然打死。

这就是功利心的体现。

嘉靖皇帝的指令从来都不明说,让人去想,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我让你们做事,但是不告诉你们怎么做。

做对了不一定有赏但是我会记住,做错了不一定有惩罚,但是我也记得。

那么冯宝做的对不对,下一节我们继续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