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一個人如何才能做到“我心光明”?

“吾心光明,亦復何言?”

這是王陽明臨終前說的最後一句話。非常好理解:如果我的心是光明的,其他的還用說什麼嗎?流言蜚語、中傷、誣告、陷害,功名利祿都可以不管、不求,

求的只是一個我心光明,要的只是一個我心無私慾。

王陽明:一個人如何才能做到“我心光明”?

龍場悟道,陽明先生說: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他是體悟到了人人本自具有的一顆光明心。當生命行將結束時,他回顧一生,做過的事,無論大小、艱難與簡易,他是真真正正找回了這顆光明心。

劉瑾專權,謝遷和劉健被迫辭官,繼而戴銑被活活打死,此時的朝廷一片漆黑。王陽明作為兵部一個小小的主事,他完全可以保持沉默。如果他站出來,入獄不可避免,死在獄中極有可能,但他毅然挺身而出。威武不能屈我心中之良知,生死亦如是。經歷過這樣的歷練和考驗,如何不能做到吾心光明?

還有一次,情況同樣嚴峻。王陽明擒住寧王后,太監張忠、許泰快馬加鞭找王陽明提人,一是為了銷燬私通寧王的證據,其次也為了搶功勞。他們帶著聖旨來,料定王陽明必定照辦。誰知王陽明居然說不。

陽明心想:寧王交給他們,就會被放掉給皇帝親自抓一邊,一番折騰,多少老百姓要遭殃,萬一寧王跑掉,天下蒼生又將受多少磨難?

王陽明於是堅決說:不!不惜跟皇上最紅最寵幸的太監結仇,不惜冒著殺頭的危險。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只要此心光明,廓然大公,就該有所為有所不為。越是艱難時,越能體現光明處。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會遭遇生死存亡的境地,我們面對的,往往都是生活中的小事情,這種時刻,又該如何呢?

陽明先生說的,事上磨鍊!致良知就是要到事上去磨鍊,不分大小難易,只要踏踏實實去做,總能達到光明的彼岸。

王陽明:一個人如何才能做到“我心光明”?

有一次他看到鄰居一塊地,開滿了油菜花,不禁心生喜歡,脫口而出:“要是這塊地是我的就好了”。他自己馬上意識到了貪心起,於是立刻在心裡反省。這是很小很小的事,卻意義重大。

然而反觀現代的我們,貪生怕死舍義取生,而不知羞恥;名利一來,如過江之鯽趨之若鶩,而不知收手;美女一過,恨不得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時之趣性,而不知剋制。大事做不來,小事看不上,智者賢者過之,愚者不肖者不及也……漸至於私慾橫行於內心,灰塵厚覆於良知,內心人格缺失,良知全部泯滅,最後反而說,這是人的本性,我也無能為力,豈不痛哉?

那麼,一個人如何才能達到吾心光明的境地?就是要克掉內心的私慾,如貓見了老鼠一般,不論何時何地,克私慾,致吾心之良知。

如處生死關頭,知道生與義之取捨,能立得住;

在名利場中,能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方不傾倒不淪落;

生活事上磨,能時時事事勤致良知,不懈怠不傲慢。

就這樣一寸寸,擦掉心靈之鏡的灰塵,一步步,走出良知彰顯的道路,最後到達“吾心光明”的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