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聪明的“亡国之君”是哪个?只有他能够笑到最后,得以善终

三国的历史,是我们最为熟知的一段历史,慢慢的成为闲来无事聊起的一段历史,“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一句妇孺皆知的一句话,让三国多上几分色彩,今天咱们就来讲讲三国的后主刘禅,可以称为历史上最最聪明的“亡国之君”只有他能够笑到最后,得以善终。

史上最聪明的“亡国之君”是哪个?只有他能够笑到最后,得以善终

都知道诸葛亮病死五丈原之后,蜀国一下子失去了支柱,变成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尴尬境地,后主刘禅被称为扶不起的阿斗,很多的原因是他过度依赖诸葛亮,直道最后失去支柱,一开始刘禅可以当一个甩手掌柜,朝中的大小事务皆有诸葛亮事事亲为,长此以往刘禅越来越“无能”,碰到事情都是由诸葛亮去解决,慢慢的成为一种习惯,诸葛亮死后,一下子失去主心骨,只能听信谗言,导致朝野混乱,最终亡国。

史上最聪明的“亡国之君”是哪个?只有他能够笑到最后,得以善终

很多人觉得刘禅是一个昏庸无能的人,没有一点本事,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如果真的是一个废物可以坚持到最后吗?亡国之后还能被授予安乐公的爵位,一个傻子可以坐40年的皇帝吗?世人都说刘禅“乐不思蜀”,丢了良心,殊不知只有这样做才能赢得司马昭的信任,才能保全蜀地百姓,在位期间蜀国安居乐业,可以说是夜不闭户。史上最聪明的“亡国之君”是哪个?只有他能够笑到最后,得以善终。

史上最聪明的“亡国之君”是哪个?只有他能够笑到最后,得以善终

刘禅在位期间一直大力发展着农业,实行着休养生息的政策,才能使蜀国经历夷陵之战之后慢慢的恢复一些元气,而此时的诸葛亮却认为,蜀国地处偏远,不利于长治久安,只能出兵北伐,但是刘禅也只能同意,毕竟诸葛亮是托孤之臣又是自己的忠心耿耿的“相父”,结果北伐次次无功而返,劳民伤财,诸葛亮死后,刘禅立马停止劳民伤财的北伐行动。

史上最聪明的“亡国之君”是哪个?只有他能够笑到最后,得以善终

既然刘禅懂得这么多的人生哲理,为什么在位期间没有什么作为呢?这个问题就要说一下诸葛亮了。刘备白帝城托孤之后蜀中大小事务皆有诸葛亮亲力亲为,而刘禅得不到一点发展的机会,长远的来看这是一种溺爱,并得不到任何的锻炼。诸葛亮死后,魏晋帝国对南方吴蜀几乎是压制性优势,能够在这样不利的局面,能够做到百姓安居乐业,夜不闭户,谁能说他一句蠢材呢?

史上最聪明的“亡国之君”是哪个?只有他能够笑到最后,得以善终

蜀国大开城门的投降,这种是牺牲自我保护蜀国百姓免受战乱之苦,被授予安乐公的爵位,其实刘禅可以自主决策,但是他并没有这样做,并不是刘禅傻,只是他过于仁义,懂得曹魏才是最大的忧患,扶不起的阿斗这句话被现代人描述那些碌碌无为的人,总体来说刘禅并不是一个傻子,也不是什么有才之人,只能说是形式不同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