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月亏损8个亿,瑞幸咖啡想要上市了?

9个月亏损8个亿,烧钱模式引质疑

9个月亏损8个亿,瑞幸咖啡想要上市了?

“第一杯免费、买5赠5、每周半价券、每单抽奖、零食5折、双十一买1送2,邀请一人两杯都免费”。

2018年里疯狂扩张的瑞幸咖啡,把补贴做到了极致。或许从来不喝咖啡的你,也因为价格便宜而尝试过瑞幸咖啡。

瑞幸咖啡已入市一年,在市场开拓上获得了令业内吃惊的业绩数字,也带来争议。

此前,CareerIn披露的瑞幸咖啡B轮融资商业计划书显示:2018年前9个月,瑞幸咖啡开了1500家店,卖出3670万杯咖啡,累计销售收入3.75亿元,净亏损8.57亿元。

也就是说截止2018前三季度,平均下来,每卖一杯咖啡,就亏损23元。

亏损数据令外界充满了惊讶与质疑,1年狂奔跑出2000家线下店,巨额补贴消费者,一个咖啡连锁店如此烧钱到底值不值?

在过去几年的互联网创业中,出现了一大批通过补贴来培育消费习惯的公司,但烧钱模式后来都被证明难以支撑,原因是找不到盈利模式。

不过,瑞幸咖啡似乎对亏损数据颇为淡定,瑞幸咖啡创始人钱治亚曾公开表示,预计全年的亏损会远大于这个数字。通过补贴迅速占领市场是既定战略,亏损符合预期。

被曝投行已准备资料,瑞幸将赴港IPO

9个月亏损8个亿,瑞幸咖啡想要上市了?

1月14日,据据亿欧英文网站EqualOcean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投资银行已开始为瑞幸咖啡准备关于香港联交所IPO的上市资料。

这已经是一个月之内,瑞幸咖啡多次被传IPO。

尽管赴港IPO的消息尚未坐实,但值得注意的是,瑞幸咖啡在1月7日宣布任命Reinout Schakel为公司首席财务官兼首席战略官。

据悉,Reinout Schakel曾担任香港渣打银行执行董事一职,并于瑞士信贷及普华永道任职多年,拥有超过十年的股权、债务融资以及并购业务经验。

这一个动作也是被市场人士普遍认为瑞幸咖啡是在为赴港IPO做准备。

而在此之前,1月3日瑞幸咖啡举行的2019年战略发布会,有媒体同行问及瑞幸咖啡是否有上市计划,瑞幸并未予以否认。

上市,显然是瑞幸咖啡继融资之外,资金回血的另一选择。

咖啡店的商业模式,本质是什么?

9个月亏损8个亿,瑞幸咖啡想要上市了?

中国咖啡市场存在巨大需求。但想要分割到这块大蛋糕显然并不容易,有些曾经在国内外盛极一时的咖啡品牌最终以非常惨烈的结局收场。

其中最让人唏嘘的就是“咖啡陪你”(Caffe Bene)。作为红极一时的韩国最大的咖啡连锁品牌, 2012 年 3 月进入中国市场开始快速扩张,但从 2014 年开始,咖啡陪你就频频被曝出拖欠工资、拖欠供货商货款、加盟商解约、多地关店的负面消息。

2017 年 7 月 24 日,咖啡陪你创始人姜勋在韩国家中自杀。此后留下一地鸡毛,公司破产,国内遗留的大批加盟商手足无措。

9个月亏损8个亿,瑞幸咖啡想要上市了?

那么,瑞幸咖啡是重蹈覆辙,还是浴火重生,或许还是得从资本加持回归到商业本质去看。

纵观全网瑞幸咖啡对于烧钱的公开态度可以总结为3点:

1 :模式没问题。按照互联网运营JQK模式先吸引用户(J),再占领市场,圈住用户(Q),最后通过流量收割用户实现盈利(K);

2:亏损在预期内。亏损8个多亿扩张2000家店;

3:跟OFO不一样。团队高管是神州租车、神州优车资本老手;

但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会发现,咖啡店的本质只有两点:独特的咖啡口味和赚钱的商业模式。

这与靠补贴来的用户多不多,烧钱模式狠不狠,资本加持力度大不大,并没有直接关系。

口味可能因人而异,但品质可以统一保证。持续购买瑞幸咖啡的人,是因为瑞幸咖啡的特色口感和产品品质好,还是只是因为优惠券没有用完呢?

在OFO没有凉凉之前,没人会猜到看似满大街人天天骑的小黄车,突然有一天就真的黄了。

一个没有稳健盈利模式,靠烧钱获取用户,迟迟无法盈利的企业,是难以长久的。

ofo小黄车、摩拜单车一共投放了1000多万辆自行车,每天上千万次骑行订单,然而这些数据在月亏数亿,找不到盈利模式面前都毫无意义。

同样,瑞幸咖啡也在做烧钱获取订单的游戏。

2019年对于瑞幸咖啡是最有挑战的一年,也许,全球资本市场哀鸿遍野之下,瑞幸咖啡当前的首要任务并非打败星巴克,而是抓紧上市。

但是资本在尝了共享单车的亏后,对这种“水蛭式创业”是否还有信心,我们也未尝可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