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北民營鑽井企業的未來生存之道

大多數陝北人的印象裡,自己周圍的親戚和朋友或多或少都有人在鑽井隊、修井隊、試油隊"攬工";對於很多陝北待業青年來說,他們不屑於去外地打工,而是會隨親朋好友從事油田服務等工作。據中石油總部的資料顯示,中石油在全國的陸上鑽井機數量約為1000部,但據統計陝北民營企業的鑽機數量已超過中石油,約為1500部左右。陝北的民營鑽井企業已經成為我國石油、天然氣鑽井舉足輕重的一支力量。

陝北民營鑽井企業的未來生存之道

以定邊、靖邊、吳起、志丹、安塞為中心的陝北產油區,是陝北最先富起來的地方,在1993年到2003年整整10年間,也一度是民營經濟最活越的區域。如今,靖邊縣已經成為全國民營鑽井第一大縣。目前,靖邊縣有鑽井企業300多家,陸上鑽機400多部,鑽機擁有量在全國最多。鑽機擁有量僅次於靖邊縣的,是延安寶塔區、吳起、志丹、安塞等縣。整個陝北地區民營鑽井企業的鑽機擁有量,超過了1500部。 然而,隨著國際油價的下跌,長慶油田和延長油田的發展放緩,陝北民營鑽井企業的經營狀況卻不容樂觀,很多鑽機閒置,更多的時候當年搶手的價值幾百萬的鑽機轉眼間竟然變成難以處理的廢鐵。

資深陝北民營企業內部人士透露:由於陝北的鑽井企業大多數是個體戶,存在盲目上鑽機和一哄而上爭項目,形成了惡性競爭,因此雖然鑽機總量堪比中石油,卻在和長慶、延長等石油巨頭的業務中絲毫沒有話語權。長此以往,陝北民營鑽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將成問題。

現如今,長慶油田和延長石油的剩餘可開採區塊都已不多,在這種背景下,陝北鑽井業,將如何持續發展?但很明顯,如果不加以整合升級,總量堪比中石油,卻一盤散沙的陝北鑽井企業,要想繼續發展壯大幾無可能。

陝北民營鑽井企業的未來生存之道

筆者認為陝北民營鑽井企業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發展:

(一)爭取政府政策支持,著眼未來,組建幾個實力雄厚的專業石油服務企業。

陝北民營石油工程服務企業對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為長慶油田、延長油田的發展提供了低廉和極具規模的技術支持;另一方面為地方政府繳納了大量的稅收,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同時也為大量農民工提供了就業崗位,減輕了政府的就業與扶貧壓力;此外,企業當地發展,員工在當地生活,客觀上拉動了當地消費。因此,政府有必要出臺切實可行的政策扶持當地石油服務企業。

建議由政府牽頭,組建公私合營的大型石油服務企業或者協商將部分具有一定的實力的油服民營企業組成股份制企業,這樣既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力,又可以提高企業的抗風險性並且避免私人小企業間的噁心競爭。同時,隨著企業的正規化、專業化,員工的待遇穩定了,自然而然,員工技能與素質也得到了提升,也能夠減少員工的流失和人員更替率,保持隊伍穩定。

(二)建立專業的油服技能培訓基地,提高員工的基本素質和業務水平

據瞭解,大多數的陝北民營油服企業的員工都是農民工,他們有著吃苦耐勞的精神,但缺乏專業的知識和相關的技能。在鑽井企業"攬工"的農民工都是屬於臨時性員工,各方面的素質和現代企業的要求差距較大,這不符合現代企業和產業發展的大趨勢。要想真正做大,做強油服產業必須培養一批有專業水平的技術人員。

(三)拓展技術工人培養渠道和來源

陝北民營石油工程服務企業的現場作業人員(一線工人)來源一般有下面三種方式:一是由現場負責人(如鑽井隊隊長)招集,通常是由熟人組成;二是從中專和職工技校中招聘;三是從社會中零散招聘。從近年來的情況來看,這三種招聘方式仍無法完全滿足現場工作的需要,除了第一種方式外,另外兩種招聘方式產生的員工穩定性較差,也是形成當前人員短缺的原因之一。實際上,只有組建有實力具備一定規模的油服企業才能夠真的留住技術人員,才能夠與專業技術院校合作,招聘到更符合企業發展所需的人才。此外各企業應更多地利用互聯網開展網絡招聘,尤其是現場技術人員的引進上要拓展渠道。

(四)正確引導資金投入,做大做強油服產業

陝北的民間資本有2000億元,應該是一個比較保守的估計。據陝北地區銀行業人士估計,光神木的民間資本在800億元,而府谷至少在500億元。包括延安的志丹吳起安塞、榆林的靖邊定邊的等產油大縣,擁有大概500億元民間資本,當地政府應該積極建立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充分吸收民間富裕資本,讓其更好地為民營油服企業服務。為油服企業的發展提供資金保障。

(五)積極拓展省外及國外市場

目前,可以肯定的說,隨著延長石油和長慶油田告白粗放式開採模式,未來陝北地區的鑽井業務將會越來越來少,只有勇於拓展省外及國外市場,陝北民營油服企業才能實現發展的可持續性。可喜的是,已有部分陝北的鑽井企業計劃進軍新疆,並且越過國境,向西亞、中亞發展。目前,靖邊、延安的一些鑽井企業已經在新疆的幾處油氣田擁有業務。個別鑽井企業也已經開始在哈薩克斯坦等國開拓業務。

已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