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手彭述圣传奇(韩宽著)

大国手彭述圣传奇(韩宽著)

第二十八回:

躬逢盛世,彭老喜唱太平歌;

又起凤波,小宁大闹兰州城。

上回说到杨不知弃炮轰士胁车,其中大有文章,原来此着如彭老将5平4吃炮,则对方车九平六捉死河口马,可乘机扩先,赚得一士便宜。众人不禁为这青年的胆魄暗暗叫好,其中最兴奋者,当属伏某等人。

然彭述圣何许人也!他手捋须髯,略一思忖,不吃炮反进车,顿使杨不知计划落空,众人一场虚惊。

杨不知如意算盘失灵,不免乱了方寸,尽管后来又放强手,但在彭老的绵密防卫中均无功而返。

当杨不知进攻呈强弩之末时,彭老三军过河,势如破竹。杨不知见大势已去,遂痛快认输,转身离去。自始至终,不发一言,更不看众人一眼。

彭述圣待杨不知走后,颇为感慨地对众人说道:“此子英气内敛,聪明透顶,如修为得法,绝非常人,只是煞气太重,有亏寿限。”

再说杨不知回去后,不但不为输棋生气,反而更激发了他对象棋的求索,他又怕以后人们知道他报假名的后果,索性更名“卜知”(以卜代不,好听好看)。杨永禄之名从此消失,“杨卜知”取而代之。

从此,兰州棋坛出现了一位骁将杨卜知,有人曾问他当时与彭老下棋时飞炮轰士是什么招?他笑日:“那是秦琼的撒手锏,可惜遇上了李元霸。”

五十年代,杨卜知曾获全省赛亚军。文革初期,家庭变故,个人遭批,气傲又性烈的杨卜知不堪凌辱,竟然用菜刀抹脖子身亡,此属后话不提。

杨卜知挑战彭述圣虽然未果,却在长期平静的湖面上泛起了涟漪。以伏某为代表的盐务局一帮人仍不心甘,依然到处网罗人才,寻找机会,究竟能否找到,且按下不表。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1949年8月26日,人民解放军攻克兰州,人民获得新生。新中国成立后,彭述圣也得到政府的妥善安置,成为我国最早一批专业棋人,并先后被聘为省文史馆馆员和省政协委员,经常被邀参与各种社会活动。

彭述圣步入晚年,对胜负已看得很淡。当与新手对局,如果首局取胜,第二局绝不再胜,一般都是一盘和棋,且含笑说道:“毕竟老了,顶不住了。”很少给人难堪。

五十年代初,彭述圣先后应邀与朝鲜代表团团长研讨两国象棋之异同,并与青海省政府主席赵寿山对弈。

当时担任甘肃第一任省政府主席的邓宝珊将军曾多次诙谐地对来访者说:“我们甘肃诸项落后,惟独象棋突出。”实际上就指彭述圣,可以说,彭述圣已成了兰州乃至甘肃的一张“名片”和一种自豪。

建国后,有了安定生活的彭述圣挂牌应众只是沿袭惯例,早已没了逞强之念,但接着出现的一件事却让彭老十分为难,不得已又勾起了“冯妇”之心。

常言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尤其在象棋王国里,这种莫名其妙的“风”刮起来几乎没完没了。

“风源”依然来自盐务局。

1950年腊月二十三,朔风号,雪花飘,家家户户都关起门来围着火炉过“小年”。“尕高棋”魏长林的家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此人年约三十七八,操北平口音,形神狼狈,衣着寒酸,原来正是十六年前横扫兰州棋摊的北平高手宁宝丰。

提起宁宝丰,还得从头说起。

1931年,彭述圣弈游北平期间,曾饶子饶先会战并指导过许多小字辈棋手,其中最具代表的人物彭老称之为“三小”、“四小”,也就是七员小将的通称。

这“七小”中,最有灵性的要算侯玉山(20岁)和宁宝丰(18岁)。当时,彭老给侯玉山让马,给宁宝丰让三先,均占上风。

彭述圣曾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讲心得体会:“对局时,一般只需看己方一步真先,再正确料定对方下一步最上之着,有针对性为之,不必过多妄耗心血,不利久战。”

这番话言简意赅,对诸“小”大有启迪。侯玉山曾得彭述圣“盖马三锤”真谛,受益最大,三年后,一鸣惊人,与那健庭、张德魁分庭抗礼且犹有过之,终成一代国手。

宁宝丰虽较侯玉山小两岁,但三年来也突飞猛进,棋艺大涨。但不知什么原因,却于1934年夏来到兰州,其时不过21岁,人称“小宁儿”。

时值六月,烈日炎炎。他头戴一顶开了边的破草帽,身穿一件油渍渍的破衣裳,蜗居在山字石一破窑洞——一副穷困潦倒的模样。

小宁儿人穷衣烂,棋艺却高得惊人,除隍庙茶园外,兰州市几乎所有茶园棋摊都扫了个遍,一路凯歌,未逢对手。

彭老的教门弟子魏玉山心中不忿,私下去斗,结果被打到让马的份上。此事被彭老知道后大为震惊,遂派人约请小宁儿来隍庙印证棋功。

消息传开,四城八乡的棋迷都赶来观战,茶园一时人满为患,没有座位就站着,站在后面的则踮脚翘首,场面十分热烈,像看大戏一样。

小宁儿初见彭老,还有点拘谨,因为三年前被饶三先的余威还在,但随着棋局的逐步展开,小宁儿也神游局内,浑然忘我了。

那天一共下了五局,双方二胜一平,打了个平手。从此,兰州棋界称小宁儿为“北平高棋”。

不说众人吃惊,彭老也暗暗纳罕,三年不见,这小宁儿居然长了三先!看来古人说的“三日不见,刮目相看”颇有见地,后生真是可畏。

随后,彭老给了他一点零钱,让他吃顿饱饭,实指望过几天再想法周济,谁知小宁儿一去不返。

经打听,才知宁宝丰去了比较富庶的狄道府(今临洮县),靠下棋博彩攒了点钱,还娶了个农家女在当地成了家,这一去就是十六年。等二次来兰,已是1950年寒冬腊月,还是孑身一人,还是那么寒酸。

众人猜测,可能家庭有了变故,但谁也没有问,以上就是宁宝丰的过去。

宁宝丰二次来兰的消息被盐务局等人知晓后,大为兴奋。他们认为,宁宝丰才是“摘牌”的最佳人选。于是他们找到宁宝丰,请他吃了一顿便饭,并开始纵言相激。

“老傢(指彭)怪你来兰后不先去拜望,却满摊子斗彩,非常生气。”

“老傢儿已经年高,你的棋又不弱于他,怕他做啥!你如胜他,我们管你的吃喝……”

一番劝导之下,举目无亲又衣食无着的宁宝丰动了心,盐务局几人又帮他订了个“先礼后兵”的计划。首先替他买了四色礼让他去拜访彭,然后提出与彭比赛,一旦开赛,他们便会现身助阵,他们估计,彭述圣很难推却。

其实宁宝丰来兰的消息彭老早已知晓,对他的满摊子斗彩亦有耳闻,今日突见宁宝丰提礼品来见,很觉诧异,细问之下,已知原委,遂斥责道:“年轻人咋不学好!做个小买卖也比斗彩强,别听有的人瞎鼓捣,东西你拿回去,我也不想和你下棋,回去好好想想,走吧!”

宁宝丰碰了一鼻子灰,怏怏不快回告盐务局几人,伏某等人一听,气往上冲,这老傢敬酒不吃就让他吃罚酒,一不作,二不休,干脆来硬的。

他们一边用宁宝丰口气写了封挑战书送至象棋研究室要求请教,一边又找到甘肃日报社杨社长,由杨给彭写了个条子敦促。

彭述圣明知背后有人捣鬼,也不点破,遂叫王和生出面复函相约于正月初一在隍庙比赛。

宁宝丰人穷志短,一直寄居在魏长林家。除夕之夜,魏长林迷恋压宝(掷骰子赌博)输了个精光。甚至像样点的衣服都输掉了。害得宁宝丰初一只好借魏长林父亲的一件长袍赴隍庙参加比赛。

没想到出来迎战的却不是彭述圣本人,而是彭座下的五大弟子。宁宝丰只好与五人车轮大战,结果五战全胜,凯旋而归,并自豪地对众人炫耀:“我今天是裴元庆单骑扫唐营,明儿个我要走马会秦王。”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次日(正月初二)彭述圣在隍庙东楼象棋研究室接待了这位有恃无恐的北平高棋——当年曾教诲过的小宁儿。

结果,宁宝丰被让先连败两局,小宁儿这才服输,转而说道:“您老还是能让我半马双先。”

彭述圣不听恭维,正色劝道:“年轻人不可太傲,也不可听人拨弄是非,要好好下棋,好好做人。”小宁儿连连称是。

经此一战,宁宝丰不再逞强,听说后来有一段时间在卧桥、雷坛河一带卖过油饼,再后来下落不明,无人再知他的消息。

彭述圣训斥宁宝丰,本属一番好意,不想却又惹恼了另一位青年,他认为是彭老赢棋后有意奚落对方,于是打抱不平,又掀起一场“摘牌”风波。

欲知是谁,下回再说。(长篇连载)喜欢的朋友点赞加关注。

大国手彭述圣传奇(韩宽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