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西北,深圳綠肺,光明區


深圳西北,深圳綠肺,光明區
深圳西北,深圳綠肺,光明區

這裡背山面海、岡巒起伏,境內水域廣闊、青山環繞,有深圳綠肺之美譽,並且擁有亞洲最大的養鴿基地、國內最大的鮮奶出口基地、廣東最大的西式肉製品生產基地。

她是一個生態型高新技術產業新城,她位於廣深港發展中軸,是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重要節點,也是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域之一。


深圳西北,深圳綠肺,光明區

光明區位於深圳市西北部,前身是成立於2007年8月的光明新區,是深圳市設立的第一個功能新區;2018年5月,設立深圳市光明區,東與龍華區毗鄰,西、南與寶安區相連,北與東莞市接壤。2017年,光明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50.12億元,同比增長9.8%。中山大學·深圳(中山大學深圳校區)於2018年6月12日在境內啟動建設,預計2021年竣工。

下轄6個街道:光明街道、公明街道、新湖街道、鳳凰街道、玉塘街道、馬田街道,總面積156.1平方公里,區人民政府駐光明街道廣場路,2017年常住人口59.68萬。


深圳西北,深圳綠肺,光明區

歷史地圖

光明區建制始於明清,民國十八年(1929),在合水口與上村交界處建公平圩。民國二十年(1931),公平圩命名為公明圩,取公道、光明之意。1958年1月,廣東省國營光明農場成立。1979年底,更名為廣東省光明華僑畜牧場(簡稱光明農場)。1983年7月,公明人民公社改為公明區。1986年10月,改區為公明鎮。1993年元旦,寶安撤縣設寶安、龍崗兩區,公明鎮屬於寶安區。

深圳西北,深圳綠肺,光明區

1999年3月,深圳市將光明農場實行政企分設,劃歸市商貿控股公司管理,同年10月成立光明街道。2002年6月,光明農場撤銷建制,成立深圳光明集團有限公司。2007年8月19日,光明新區成立。2018年5月24日設立深圳市光明區,以深圳市寶安區的光明街道、公明街道、新湖街道、鳳凰街道、玉塘街道、馬田街道為行政區域;2018年9月19日,深圳市光明區掛牌成立。


深圳西北,深圳綠肺,光明區

區境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地形較為複雜,主要地貌為低山、丘陵、臺地和平原;地形地貌屬於沿海低山丘陵,灘塗資源豐富,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氣候溫和,氣候光明區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氣候溫和,年均氣溫22℃。

茅洲河過境,將轄區一分為二,境內還有水系豐富的支流。有括鵝頸水庫、大凼水庫、紅坳水庫、後底坑水庫、阿婆髻水庫、石狗公水庫、白鴿陂水庫、禾槎澗水庫、畔坑水庫、望天湖水庫等18座水庫。其中公明水庫是深圳市戰略性儲備水庫,水庫水面有6平方公里,和杭州西湖相當。

深圳西北,深圳綠肺,光明區

盛產多樣水果,包括荔枝、龍眼、黃皮。礦產資源有低溫地熱資源,深圳市僅發現光明區公明玉律溫泉1處,水溫66~68℃。土地資源相對豐富,擁有深圳市最大的可連片開發區域,綠地覆蓋率佔土地總面積的53%。


深圳西北,深圳綠肺,光明區

光明區距寶安國際機場、蛇口港區和大鏟灣港區約25分鐘車程,交通方便。廣深港鐵路客運專線在境內設立城際客運站,規劃中的深圳軌道交通6號線直達,建成後將打通深莞兩市軌道交通網,促進深莞一體化發展,對光明區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龍大高速公路過境,與南光高速、機荷高速公路、梅觀高速公路、廣深高速公路相連,與福田區、東莞等珠三角主要城市中心形成半小時生活圈。主幹道路有松柏路、塘明公路、公黃公路、觀光公路、鳳新公路、鳳樓公路、南光高速公路等線路。


深圳西北,深圳綠肺,光明區

這裡風光獨特,境內有麥氏古墓群、公明陳仙姑祠等歷史古蹟,有光明農場大觀園旅遊區、紅花山公園、迴歸亭、喜德盛自行車博物館、光明綠道 、陳仙姑祠區;擁有萬畝荔枝林、花卉基地、天鵝湖、公眾高爾夫球場等生態旅遊景區。其中光明農場大觀園旅遊區是光明區第一個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