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隐藏不可深猜的奥秘(三)


门,隐藏不可深猜的奥秘(三)


作者简介:祁云,男,甘肃礼县人,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近百篇散文在国家及省内刊物发表,《乡戏》《故园那口德高无量的井》《吼秦腔》《祭父》《雨夜忆母》发表后多次获奖。出版散文集《生命的背景》《忘却的月亮》。

(三)国门 后门 门在诗中

天安门,是我们这代人第一个认识的三个字,也是幼儿时第一个让人联想的神圣的门。从有记忆起,母亲就说天安门旁边住着她双胞胎的哥哥,看过母亲在天安门前的兄妹黑白照片。畅想着,什么时候去看天安门。

门,隐藏不可深猜的奥秘(三)

首次看天安门是在1997年7月1日收复香港的日子,晚上住晨光街49号,伯父的家里,为了看收复日早晨的升旗仪式,我夫妻天4点就起来,摇醒熟睡的三岁儿子,背着向天安门奔走。快六十岁的伯父也挎着相机,跟我们一起去他天天路过的天安门。今天收复香港,与往日不同,他领着我们仨看升旗。那个特殊的日子里,看升旗的特别多,多数是在天安门广场渡过一个不眠之夜,专门看升旗仪式的。远远地看见紫禁城红墙就激动起来,选了一个位置站定,当国旗仪仗队威武出现的时候,异常激动,敬礼唱着国歌,国旗冉冉升起的时候。还是领导位上的伯父行着标准的军礼,激动盈眶地唱着国歌。就连孩子也变得懂事,安静听话。那时刻才深切感到国家强大,国门才得荣盛,曾经失去的东西才能归来。随后伯父领着我们登上天安门城楼、游故宫。摸着紫禁城门上九九八十一钉,显示着至高无上的皇家气派,明清两代多少鲜活的故事就在这里发生。这个门里门外发生多少国家大事,饱含着荣耀,也隐含着屈辱。下午,我们又去颐和园,最不忍看的是那个门破石裂的圆明园大门,那是西方列强野蛮入侵的标志,也是国弱挨打的真理招牌。随后,伯父去世骨灰归故里,孩子考进北航,侄女出嫁,亲人走动,工作培训,多次去北京。发现首都是个门文化的城市,遍布各地的古门都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讲不完的故事。我相继去了承德辟暑山庄,那实际是清代强盛的时期镇边交流的行宫,当西方搞工业革命造出枪炮的时候,我们还在那里练习骑马射箭,英国公使给乾隆皇帝送来仿真枪、仿真炮、战舰模型和热气球,自大的乾隆皇帝无心观看而归库,仅对热气球感兴趣了几天,当做垃圾丢掉。那是古老的帝国和现代工业文明的第一次相遇。认为那是夷人小技,国门失手就是在那个自大的时期埋下了伏笔。也进过南京城的总统府,迷信风水的蒋总统办公桌也摆成朝门一个斜角度。

门,隐藏不可深猜的奥秘(三)


我也曾走过孔府孔庙之门,拜了孔圣人之墓,见证了中国儒教伟大的思想家和传播者孔子的鸿门大气。多少的帝王都来拜望他,从他那里吸取治国教民的思想和安民底气。那一座座阁楼,一扇扇门,一块块石碑,就是帝王留下敬孔记忆。作为国教的儒家圣地,这里的每一扇门都有文章与内涵,都有七十二成功弟子和几十个帝王留下的故事。

最让人思考的是宋代开封府的后门。小时乡村戏台上演包公,凡有包公出场,就有两句戏词:“天下衙门朝南开,本公烈性开北门”。因为秦腔戏的影响,自小就思考包公的那个神秘的北门。那年长假专门去看开封府到底开的是北门还是南门。其实,到了开封府才知道,开封府门还是向南开的。它是北宋一个行政区划,开封府尹是官名,相当于首都地区的市长,是个行政府邸,当时是三品官。包拯做开封府尹两年时间,当时他57岁,为了解百姓实情,在南墙开了个后门,直接避开大门口各层办公官员监视,便于直接投递诉状,包拯通过后门来了解民间实情。其实包拯在位期间,就办了一个复审的土地纠纷案,使得受贿的县令受到惩处,有钱的大户人家被杀掉,为穷苦人家伸了冤。一案走红,但在任监察御史和转运使时办了好多正直之事,包拯断事注重严刑峻法,加上小说《三侠五义》及民间戏曲的传播,包拯成了司法正义的化身。《包拯》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以此看来,刚毅廉明,家门清正的包公,开后门的目的,是一条走群众路线深入调查之路,是接地气之举,而今“后门”逐步演绎为不正道之门。

门,隐藏不可深猜的奥秘(三)

作为法门中人,我很留意开封府,在开封府里的每个细节,都透露着天理、国法、人情结合的判案思想。在审案公堂的门里门外,爬行着老鼠、壁虎、飞禽、小虫……它们视乎都在仔细听审,代表天地自然的耳朵。做了亏心事,天地都明白,就是天理。天理要求审案要做到:“清、慎、勤”。另两个塑像是欧阳修和苏轼,才知道大文豪也都做过开封府长官,在议事厅正中坐着欧阳修,他和大家商量议事,为官清廉勤事,刚劲正派,欧阳修、苏轼断事注重宽简和谐,与包公严刑峻法风格截然不同,其实宽和风格,依然收到了很美的治理效果,百姓敬服。

南衙倒坐为百姓,梅花堂里开绿灯”这个“南衙倒坐”倔强的包公其实是开封府千年的府衙执政的灿若繁星普通的一颗明星之一。就是北宋160年来他开封府仅两年的政治作为和历史贡献也也只算群星中的一颗。民间艺术化的人和历史真实化之间总是不同的门类。各地祭拜方神土地、仙道鬼怪的塑像成千上亿,但这里是全国唯一有包公塑像的地方。人情化的中国,对法律、对法庭和官司还是忌讳的,中国人对法的心理,从这个门内也得到印证。

门,隐藏不可深猜的奥秘(三)

平生就出过一次国门,才知道离开祖国,感觉是什么。那是十二年前的一个冬天,当飞机飞过蓝幽幽的海洋,在仁川机场降落的时候,我意识到将要在异国土地上落脚。机场出走的时候,地上贴着“口蹄疫”字样。当时我国正发生牲畜口蹄疫病,这分明是入境中国游客的暗相歧视。走在大街上,因为认不得韩文,不明白那些店面是干什么的,满心的急切和茫然不知,才明白不识字确实是个痛苦的事,只能听从导游的摆布了。入住宾馆的路上,站着一排人,给我们塞报纸,看是中文报,不料拿回宾馆一看,满是污蔑祖国的谎言,表述低虐,让人生气。再次路过那个地方,他们又塞那些满纸荒唐言的报纸,立即皱成纸团打在那个塞报人病兮兮的脸上,骂了一句脏话。那个病兮兮的家伙也在怒骂人,听不懂骂话的意思。妻子和导游怕我惹祸拉我离开。导游和妻子都怨我:“这是外国,惹祸扣下就麻烦多了。”那次出国才知道国门外有好多坏人存在,感受到国门里外是什么状况,友好只是个外交词语,我们还有好多不让祖国国泰民安的人。

近十年来,总喜欢借着长假出外转转,因此也走过好多承载厚重的门。门也是一个宗族,一个家庭兴旺衰败的晴雨表。拜访过好多名人故居,抚摸过他们进出的门柱,在韶山毛泽东故居献花;延安窑洞里摸过毛泽东写《论持久战》的木椅;也去富平县习仲勋故居,感受从黄土地窑洞到中南海伟大历程;在溪口蒋氏故居,揣想蒋氏父子最后一次走出故居大门的心情;凤凰古城进过沈从文故居,才读懂了《边城》;乌镇矛盾故居读懂他笔下的乌篷船、水街和戏楼。也进过好多曾经的豪门:乔家大院,祁家大院,北京和珅府底调而饱含心机的大门,青木川的魏家大院、李庄古镇的李家、周家大院等等。走进世界上最豪华最大的五粮液酒厂巨门,感受了酒国里酿酒大企业,家大、业大、财大气粗的气派与门的豪华大气。导游都会在这些故居、老宅、古院、巨门的门口,讲好多因门而生的故事。当我在这些大院游走的时候,常常立在门前,看门前景观而思考门的绵延。

门,也是唐诗宋词熟悉的字眼,范仲淹写门前风景的诗句:门外烟岚紫阁横,九衢风土更何情。篱边醉傲渊明饮,陇上歌随桀溺耕。苏轼写风花娱乐的: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周昙写门客的:门下三千各自矜,频弹剑客独无能。田文不厌无能客,三窟全身果有凭。赵嘏写豪门大宴的:门下烟横载酒船,谢家携客醉华筵。寻花偶坐将军树,饮水方重刺史天。赵长卿写小门民居的:门外寒江泊小船。月明留客小窗前。夜香烧尽更声远,斗帐低垂暖意生。白居易写琵琶女子人生起伏的:“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每读起这诗的境界,就想起《红楼梦》里“金门玉户神仙府,桂殿兰宫妃子家”荣国府门前的荣衰热冷,那些细节描写,不就道尽了世间百态吗?其实一部红楼梦,写的就是门厅的潮起潮落,支出与收入,人情与往来,其实也是一部家门记事。曹雪晴笔下的门:袭人倚门相望,王熙凤踢着门用耳挖子剔牙齿,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人与门的细节里,刻画出不同的人生境遇和人物性格,演绎着门前的热冷盛衰,如同强大的记忆背景墙,看似两扇门,其实会说话。又像一双平静如神的眼睛,与世无争,却在观察着人间生活的开合忙闲,门里门外的爱恨情仇,预告着世间的吉凶祸福和未来走向。

门,之所以成为一道风景,其奥妙不只在其本身给人的直观感受,更在于它带给人一片无限遐想的天地。伫立于一扇门上,就分开门里门外,不动声色地将世界一分为二,任你去想像门里头世界的人间烟火,门外头世界的色彩斑斓与人情冷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