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樹木會說話,定將深情呼喚他們的名字

  茫茫沙磧上藍天中的雲影不息地奔馳,戈壁公路上滿目蒼涼,難以感受到生命的氣息。敦煌莫高窟身處戈壁沙山之間的小綠洲,這片綠洲,則在10多公里的荒漠間,給人以生命存活證明的慰藉:感受到人與植物唯有並生於自然,才能共同對抗極端環境對生命的消耗。

如果樹木會說話,定將深情呼喚他們的名字

遠眺莫高窟


  相對於周邊大面積的荒山沙地,莫高窟南區窟前的綠蔭只有近一公里的範圍,混種著榆楊,充滿著生的氣息。

如果樹木會說話,定將深情呼喚他們的名字

2010年,莫高窟秋景。

  一百多年前,莫高窟前樹木稀疏。

  1907年,當斯坦因來到莫高窟,拍下了被認為是關於莫高窟樹木最早的影像。在這張一百多年前的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窟前的兩棵枝葉繁茂的樹木。

如果樹木會說話,定將深情呼喚他們的名字

1907年,斯坦因拍攝的莫高窟。


  一年後,伯希和等人來到莫高窟,站在高處以更廣的視角眺望窟區,眼中盡是荒涼,偶爾見得幾棵樹影,零星稀疏,更使人感到喉嚨發乾。

如果樹木會說話,定將深情呼喚他們的名字

   1908年3月,伯希和西域探險團中的攝影師努瓦特(Charles Nouette)拍攝的莫高窟窟前景象。

   這些樹木究竟是何時何人所種,如今已經不得而知。

如果樹木會說話,定將深情呼喚他們的名字

莫高窟窟區平面圖

  敦煌研究院已故老職工吳興善先生說,下寺外的毛白楊樹,是王圓籙從新疆哈密引進的樹種,下寺前東南角的一片果園,也是王圓籙種植的。

如果樹木會說話,定將深情呼喚他們的名字

如果樹木會說話,定將深情呼喚他們的名字

下寺及下寺東南角一帶


   現存莫高窟綠洲的形成,是分時期、分區域完成的。在上寺和大牌坊之間,有一片榆樹林,數目不多,榆樹已十分粗壯,樹冠廣大,據敦煌市園林局專家考證,樹齡約為兩三百年。這片樹林的形成早於王圓籙種植的樹林。據專家考證,這片區域估計是建於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當時是莫高窟中寺的喇嘛墓園。

如果樹木會說話,定將深情呼喚他們的名字

上寺後面的榆樹


如果樹木會說話,定將深情呼喚他們的名字

樹齡約為兩三百年的榆樹


   除此之外,原來莫高窟上寺之南,中寺和下寺之間的土地,因為是農田果園,一直到河沿都沒有植樹,完全是空曠的。只在溝渠沿邊有零星的小葉楊樹,上、中、下寺三寺所屬的果園周圍有白楊防風林,據曾經親歷歷史的老人回憶:如果沒有1944年苦心修建的圍牆,莫高窟將更顯荒涼。 

如果樹木會說話,定將深情呼喚他們的名字

1944年修建長約1007米的圍牆


  1944年,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成立,第一代“莫高窟人”,特別是常書鴻先生格外珍愛莫高窟的林木,非常重視對莫高窟環境的綠化,大家積極參與種樹活動。短短三四年時間,石窟前就形成一片蔥蔥郁郁的楊樹林,樹蔭供人們徜徉其中,在滿眼蒼翠中,能使人暫時忘卻這是在漫天黃沙的戈壁灘上。

如果樹木會說話,定將深情呼喚他們的名字

1948年,石窟前的楊樹林蔭。


  “當我們從住所的中寺出來,在北大像之前,直到下寺的一片林木,我們稱之為林蔭道,它帶給我們生存的希望、生活的愉悅。”現已93歲高齡的原敦煌研究院保護研究所所長孫儒僩先生如此回憶。

  那些年,所有身處莫高窟的人,都懷有一種無需約定的默契——不管經費多麼困難,但凡涉及研究所裡需要修建房屋,也都是在敦煌農村購買樹木,從未砍伐過一棵窟區樹木作為建築材料。

如果樹木會說話,定將深情呼喚他們的名字

  這是生長在莫高窟的樹木的幸運,當然也有一些沒能紮根於此的遺憾。

   當時第一代“莫高窟人”種植樹木,已經非常重視科學規劃植被與莫高窟景觀的和諧關係。孫儒僩先生說:“1953年到1954年春天,從中寺後到大牌坊一帶的河沿,由當時研究所的職工參加勞動,全部栽種樹木,當時礙於條件所限,大家只能栽種容易成活、快速成林的樹種,用小葉楊嫩枝扦插,後期由於沙磧地表的關係,樹齡不長,在經過了六十年後,最終樹木枯萎。所幸後來更換新樹種補栽,才保住這片樹林,使之成為生機勃勃的一片綠洲。”

如果樹木會說話,定將深情呼喚他們的名字

如果樹木會說話,定將深情呼喚他們的名字

如果樹木會說話,定將深情呼喚他們的名字

中寺後到大牌坊一帶的河沿現貌


  當時除了成片的植樹之外,70多年間,還有莫高窟人在“見縫插針”的植樹,為這片土地增添點點生機。比如1955年史葦湘先生在中寺門外北側種了兩株毛白楊;第二年孫儒僩先生又在北面種了一株。60年過去了,現在都已經長成合抱的大樹了。

如果樹木會說話,定將深情呼喚他們的名字

中寺門外北側的毛白楊

  1954-1955年,常書鴻先生又帶領全所員工,在下寺河東岸的公路兩側植樹。先修了引水渠道,把沙荒地分作若干地塊,以便種植樹木。

如果樹木會說話,定將深情呼喚他們的名字

新樹林的水渠


如果樹木會說話,定將深情呼喚他們的名字

上世紀50年代,敦煌文物研究所職工在植樹。

  公路東側靠近小山丘附近,表土很淺,鐵鍁插下去十幾、二十釐米就是礫石層,只能勉強挖個一、二十釐米的淺坑,把樹苗扦插下去,再在樹苗根部堆上些沙土,讓樹苗不倒。當時人們都擔心它們能否成活,後來終於在大泉河東岸形成一片綠蔭林地,莫高人稱之為“新樹林”。

如果樹木會說話,定將深情呼喚他們的名字

如果樹木會說話,定將深情呼喚他們的名字

新樹林現貌


  老一輩“莫高窟人”也曾討論過莫高窟窟區綠化的設想——保留窟前的林帶,去除老化的小葉白楊,保留毛白楊及榆樹林;河沿一帶種植林帶、上寺以南的農田及中下寺之間的土地,不種植高大喬木,保持空曠的空間;下寺外的毛白楊保持發展,以防石窟東面吹來的風沙;大牌坊南側大榆樹珍貴,要多加保護……時隔多年,這些當年困於人力、物力維艱而不能實現的設想,當年那些具有前瞻性、科學性的莫高窟窟區園林景觀規劃設想,如今被更為系統地一一實現。

如果樹木會說話,定將深情呼喚他們的名字

莫高窟窟區衛星圖


  1981年,鄧小平來莫高窟視察之後,由國家投資300萬元基建經費,進一步改善當時還是文物研究所職工的工作和生活條件,時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長段文傑先生帶領大家植樹造林,淨化保護區的生態環境。此後,一直延續著每年春天植樹的傳統,莫高窟綠化的面積不斷擴大。

如果樹木會說話,定將深情呼喚他們的名字

如果樹木會說話,定將深情呼喚他們的名字

如果樹木會說話,定將深情呼喚他們的名字

如果樹木會說話,定將深情呼喚他們的名字

如果樹木會說話,定將深情呼喚他們的名字

如果樹木會說話,定將深情呼喚他們的名字

如果樹木會說話,定將深情呼喚他們的名字

莫高窟見證了樹木的生長,樹木也見證了莫高窟的變遷。

如果樹木會說話,定將深情呼喚他們的名字

  上世紀90年代初,敦煌研究院樊錦詩院長提出了“數字敦煌”的構想,運用高科技手段為敦煌壁畫、彩塑還有洞窟分別建立數字檔案,為文化遺產保護提出了新的方向。

如果樹木會說話,定將深情呼喚他們的名字

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外景


   二十年後,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建成並投入使用,與之相伴的是藍天白雲、草木欣然的清新景象。

如果樹木會說話,定將深情呼喚他們的名字

投入使用的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


  現在,每年植樹節敦煌研究院都會組織青年職工義務植樹,幾百、幾千棵樹苗在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周邊紮根、發芽、拔高、抽枝。如今,這片樹林已經小有規模。

如果樹木會說話,定將深情呼喚他們的名字

樊錦詩院長帶隊植樹

   除了莫高窟人對這片土地的守護之外,還有很多身在他鄉的友人繫念敦煌。他們與莫高窟人一道,投身於維護莫高林木的事業,科學植樹,減少風沙對這座地處荒漠的藝術寶庫的傷害。

如果樹木會說話,定將深情呼喚他們的名字

莫高窟與窟頂治沙防護林


  饒宗頤先生一生潛心治學,十分關心敦煌文物的保護,多次親自參加為敦煌文物保護募集善款的活動。2000年,他與覺光大師等人發起“香港敦煌佛跡防護功德林”募款活動,拿出自己的書畫作品參加義賣,將募集的100萬元人民幣捐贈敦煌研究院,用於支持建設莫高窟崖頂風沙防護林帶。

如果樹木會說話,定將深情呼喚他們的名字

莫高窟窟頂治沙防護林


  積極參與保護莫高窟的,除了對文化藝術情有所鍾的老先生們,還有稚氣未脫的孩子們。

  2014年,在“阿拉上海人”專項基金髮起人趙建平先生的帶領下,“阿拉上海人”中的小小捐贈者,帶著自己積攢的壓歲錢、零花錢,在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空地上認捐胡楊苗,用以實現“種植胡楊樹,保護莫高窟”的夢想。如今,這片空地因小胡楊樹而不斷改良,草木已經蓋住了原本裸露的沙石,孩子們的夢想正在慢慢地變成現實。

如果樹木會說話,定將深情呼喚他們的名字

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東側空地上的小胡楊樹林


  2017年10月,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初中部的鄧思佳(Sophia Deng)同學發起的“一棵行走在敦煌的樹”公益捐贈活動落地敦煌。鄧思佳和她的組員發起組建的微公益小組,探討並設計了一個可持續的公益環保項目。他們收集廢棄的快遞材料(多由木漿製作),在此基礎上進行藝術再創作。通過義賣藝術作品募得善款購買樹苗,種植於敦煌莫高窟。既能為保護敦煌壁畫盡一份力量,又能實現林木資源的生態循環利用。

如果樹木會說話,定將深情呼喚他們的名字

“一棵行走在敦煌的樹”公益捐贈儀式


  草木愈發豐茂,在陽光雨露的滋養下,莫高窟的綠蔭逐漸散開,成為大漠戈壁上最美的一抹暈染和最堅韌的一股力量,續寫著人類對於文明的守護和希望。

如果樹木會說話,定將深情呼喚他們的名字

  幾代莫高窟人的辛勤種植,無數敦煌友人的共同澆灌,使這裡成為我們今天安放理想與不懈追求的綠色家園。

如果樹木會說話,定將深情呼喚他們的名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