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中的清明節,讓你潸然淚下

詩詞中的清明節,讓你潸然淚下

詩詞中的清明節,讓你潸然淚下

清明節

2017年4月4日

詩詞中的清明節,讓你潸然淚下

春分已過,又是清明,小河初漲,田野見綠,樹枝抽新,垂柳依依,細雨綿綿,踏青祭祖。

擎一顆虔誠之心,攜帶漫山遍野之懷念,挾裹厚重不老之情懷,手捧芬芳聖潔之鮮花,眼含激情翻滾之淚珠。淒冷之春風,蕭蕭瑟瑟,霏霏之冷雨,盈盈淺愁。悽悽然,滴滴淚珠向青冢;悲悲切,點點舊事縈心懷。

詩詞中的清明節,讓你潸然淚下

清明節的風俗由來已久,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古詩詞是中華文化得以傳承的重要載體。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留下諸多與清明節相關的名篇佳句,每次讀來都膾炙人口,詩詞中所描述的情與景,能讓我們更直觀的瞭解古代清明節的方方面面。

詩詞中的清明節,讓你潸然淚下

《清明》

杜牧·唐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一天是清明節,詩人小杜,在行路中間,可巧遇上了雨。清明,雖然是柳綠花紅、春光明媚的時節,可也是氣候容易發生變化的期間,常常趕上“鬧天氣”。

詩詞中的清明節,讓你潸然淚下

詩人用“紛紛”兩個字來形容那天的“潑火雨”,真是好極了。那種叫人感到“紛紛”的,絕不是大雨,而是細雨。這細雨,也正是春雨的特色。“雨紛紛”,正抓住了清明“潑火雨”的精神,傳達了那種“做冷欺花,將煙困柳”的悽迷而又美麗的境界。

“路上行人慾斷魂”,“行人”,是出門在外的行旅之人,那麼什麼是“斷魂”呢?“魂”就是“三魂七魄”的靈魂嗎?不是的。在詩歌裡,“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緒方面的事情,比方相愛相思、惆悵失意、暗愁深恨等等。

詩詞中的清明節,讓你潸然淚下

“遙”,字面意義是遠。但我們讀詩的人,切不可處處拘守字面意義,認為杏花村一定離這裡還有十分遙遠的路程。這一“指”,已經使我們如同看到,隱約紅杏梢頭,分明挑出一個酒帘——“酒望子”來了。

這首小詩,一個難字也沒有,一個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語言,寫得自如之極,毫無經營造作之痕。音節十分和諧圓滿,景象非常清新、生動,而又境界優美、興味隱躍。

詩詞中的清明節,讓你潸然淚下

《清明》

黃庭堅·宋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節時桃李歡笑與荒冢生愁、自然界萬物復甦與滿眼蓬蒿荒丘,構成了強烈的對比,流露出對世事無情的嘆息。由清明掃墓想到齊人乞食,由寒食禁菸想到介子推焚死,不論賢愚,到頭來都是一杯黃土。

詩詞中的清明節,讓你潸然淚下

詩人看到大自然的一片生機,想到的卻是人世間不可逃脫的死亡的命運,悲涼的情緒纏繞於詩行間。也體現了作者的人生價值取向,鞭撻了人生醜惡,看似消極,實則憤激。

詩詞中的清明節,讓你潸然淚下

《清明日對酒》

高翥·宋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就這首詩而言,顯然是故作曠達無疑。你看,詩人尚在陽間,就已經想到死後別人祭祀他的酒他一滴也嘗不到了,可見他對這個世界是何其留戀!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由此可見慾望能使人喪失本我,漸成依賴。

詩詞中的清明節,讓你潸然淚下

《清明夜》

白居易·唐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歌,遙聽絃管暗看花。

《清明夜》是白居易的一首清明日外出踏青遊玩的習俗,在古代,踏青又稱“尋春”、“春禊”。清明時節也是人們春遊的大好時光,在春光明媚的清明前後,盡情地親近自然,男女青年到郊外踏青遊玩,自由擇偶,這是清明節俗的另一項重要活動。

詩詞中的清明節,讓你潸然淚下

這首詩妙在未寫清明的清冷,有它的自成一格,雖有清明,卻意在紙外,寫出懷春少女的幽情。其意境的清朗,和顏色的對比鮮明卻不刺眼,詩人在夜裡聽樂看花,怡然自得,但繞著迴廊行而復歇,卻含蓄點出了此閒適後的詩人的真正心意。

詩詞中的清明節,讓你潸然淚下

《清明日》

溫庭筠·唐

清娥畫扇中,春樹鬱金紅。

出犯繁花露,歸穿弱柳風。

馬驕偏避幰,雞駭乍開籠。

柘彈何人發,黃鸝隔故宮。

這首《清明日》短短四十個字,充滿了詩情畫意,其畫面之豐富多彩,在歷代一百餘首清明詩中,沒有一首能夠超過它。

詩詞中的清明節,讓你潸然淚下

清明節是一個春夏交接,乍暖還寒的日子,在這樣的日子裡,天氣的變化無常往往會讓人愁腸百結,各種苦悶、失落、彷徨的情緒不期而至,那種淡淡的憂傷惆悵也就難免會流淌在詩詞之中了。

清明時節,當許多人懷揣一顆虔誠的心,向長眠的親人、友人,頂禮膜拜之時。當許多人鏟一鍬黃土,覆一層哀思;栽一棵新枝,訴一腔緬懷之時。你的心是否得到洗禮?你是否從不捨,哀怨,惆悵,中感悟出人生的道理?

詩詞中的清明節,讓你潸然淚下

逝者已去,生者祭奠。然而紅塵中的人們,又有誰能看破紅塵:為權困、為錢困、為親困、為情困。清明,多少人能清?多少人能明?又有多少人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

清明節,有幾多能清,幾多能明。也許清明在各自心中!

烏啼鵲噪昏喬木,

清明寒食誰家哭。

冥冥重泉泣不聞,

蕭蕭暮雨人歸去。

——長城君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