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的工程師們,看看你們乾的這些好事!

剛剛結束的阿里巴巴技術脫貧大會上,馬雲喝了一口“MA沙棘”宣佈阿里巴巴植物園正式開園——在這裡集聚了阿里所有的科技扶貧農產品。

他還說:“我們的員工因為做了這些事情,而深深感到驕傲!”

這些人是誰呢?這些人就是阿里的工程師們,他們是技術脫貧的中堅力量。

過去一年,有近千名阿里工程師帶技術下鄉,他們在鄉村呆的時間比在辦公室裡還要多。他們的足跡,遍佈中國上百個貧困縣。有人還因此獲得了公司“空中飛人”獎。

也許你只看到了阿里脫貧基金的百億投入,但這背後,還有看不到的工程師“脫貧代碼”。

在內蒙古巴林右旗,阿里雲物聯網工程師將一片貧瘠的土地改造成塞上江南,預計一年可以節省1550萬立方米的水,相當於一年就可省出1.5個西湖。

河北農村地區的村民,在支付寶上就能預約無人機噴灑農藥,一年下來,能減少30%以上的農藥使用,節約90%的農業用水。

在陝西試點的數字化農業則可以分析果園澆水、施肥等數據,提出種植建議,可以幫助果農每畝節省管理成本超過200元。

阿里的工程師們,看看你們乾的這些好事!

在四川,阿里雲算法工程師呆在豬場一年時間,就為了研發出一套AI養豬的系統,讓養豬人更輕鬆,讓母豬每年能多生3個仔。。

阿里的工程師們,看看你們乾的這些好事!

為了解決秦巴山區蜂農高山養蜂的困難,他們還在搞出了一套高科技解決方案:蜂箱口安上紅外線探測、GPS、重量檢測等傳感器,使得蜂農根據手機提示就能科學管理蜂場,提前預測,讓產量也能趨於穩定。

阿里的工程師們,看看你們乾的這些好事!

不止阿里巴巴的工程師在踐行技術脫貧,還有3871名貧困大學生參加了阿里雲的工程師認證培訓;2741名外部工程師在“碼上公益”平臺註冊成為志願者,參與了24個技術脫貧項目……

阿里的工程師們,看看你們乾的這些好事!

馬雲說:“要用新的技術重新塑造傳統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用技術改變農村、農業和農民。讓農民從過去的‘面朝黃土背朝天’,轉變成未來的‘面朝屏幕背靠數據’,未來的農業是數據農業,是定製化的農業,是智能化的農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