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這道“硬菜”,年夜飯桌上你就是主角

年夜飯,又稱團年飯,團圓飯,這是一年結束前,中國家庭最看重的一頓飯。吃飯之前我們一般要拜神祭祖,為了讓神仙和祖先都知道我們這一年過的還不錯,年夜飯上一定要有幾個硬菜。什麼菜是硬菜,一桌素菜裡的肉菜,一桌炒菜裡的燉菜,這就硬菜。而在連餐前小菜都極講究的年夜飯桌上,什麼才是硬菜呢?我認為“豬蹄膀”就是其中之一。

豬蹄膀確實是個好東西,它不僅是市井美食,還能登上大雅之堂,甚至在國宴上都曾展露一角,從古至今,豬蹄髈在美食界似乎一直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食在宮廷》一書中就曾記載過一道名為“蘇造蹄髈”名菜。清代著名的美食大家袁枚也在書中提過“豬蹄四法”,可見豬蹄從古至今都是人們不願割捨的美食。

學會這道“硬菜”,年夜飯桌上你就是主角

蘇造肘子(蹄膀)

蘇造蹄膀(肘子)

主料:豬肘1000克

輔料:香菇(鮮)20克,蘿蔔10克

調料:姜50克,花生油40克,冰糖20克,料酒20克,小蔥10克,甘草10克,陳皮8克,八角10克,花椒10克,茴香籽(小茴香籽)3克,桂皮5克,草果3克,丁香2克,砂仁5克,肉桂3克,白芷3克,沙姜2克,肉豆蔻3克

蘇造肘子的特色:此菜香味醇厚,酥爛入口,湯濃味鮮,佐酒下飯,別有風味。

做法:

1. 先將豬肘子洗淨,用火燎淨毛,用刀去其骨,洗淨;

2. 鍋內倒入花生油,用大火燒熱,放入豬肘子炸成上色;

3. 鍋內倒入清水,放入甘草、陳皮、鮮姜、藥料包、香料包煮10 分鐘,下入豬肘、蘿蔔用中火燉1 小時出鍋;

4. 豬肘放入砂鍋,加醬油、冰糖、香菇、料酒、蔥、清水(沒過原料10釐米),用中火煨1 小時,至湯盡時即可。

蘇造肘子的製作要訣:

1. 甘草是為了除去豬肘子的異味,放多味苦。桂皮、豆蔻等燥熱之劑冬季用量多,夏季減少;

2. 豬肘抹上蜂蜜水再過油,顏色美觀;

3. 砂鍋底放一竹蓖子以防糊鍋;

4. 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花生油1300克;

5. 香料也稱粗料,一般由下列4 種原料組成,即八角100 克、花椒50克、小茴香12.5 克、甘草12.5 克,共175 克。用以提味去腥。藥料亦稱細料,一般由下列9 種原料組成,即桂皮25 克、果肉12.5 克、丁香25 克、砂仁25 克、肉桂10 克、陳皮15 克、白芷10 克、三奈6.5 克、豆寇仁6 克,共135 克。

除此之外,豬蹄髈還有健脾益氣,補腎填精,開胃消食等功效,因為富含膠原蛋白,也是女性養顏美容的佳品。而和豬蹄膀有關的菜式,最受歡迎的莫過於冰糖紅燒豬蹄髈,這道菜最糟可以追溯到咸豐年間,是一對丁氏夫婦發明的菜,也是他們館子的鎮店之寶,所以這道菜也被稱作“丁蹄”。

學會這道“硬菜”,年夜飯桌上你就是主角

丁蹄

丁蹄做法:

主料:豬肉(前肘) 1500克

調料:味精 2克、冰糖 50克、醬油 100克、丁香 4克、黃酒 100克、姜 5克、肉桂 4克

做法:

1. 將楓涇豬蹄膀(豬肘)去淨茸毛,刮洗乾淨,抽掉管骨,經開水焯去汙血,修整齊;

2. 將豬蹄膀碼入鍋內,倒入水或老滷,加入醬油、冰糖、黃酒、丁香、桂皮、薑片,先用大火燒開,再用小火燜煮,俗稱“三文三旺,以文為主”,使豬蹄外酥內熟濃汁原滷浸入蹄內層;

3. 出鍋時,經旺火燒煮後,使滷汁稠濃時,加入味精,去除丁香、桂皮、姜塊的餘渣,使滷汁緊包豬蹄而入味;

4. 食用時,切片裝盤上桌即可。

《紅樓夢》一書中,曹雪芹曾寫王熙鳳食用的“火腿燉蹄髈”,雖然和冰糖肘有別,但也體現了豬蹄髈在富貴人家中的受歡迎程度。燉好的豬蹄髈熱食肉香濃厚,冷食也豐腴適口,既是酒席上的佐餐佳餚,同時也是饋贈親朋好友的不二之選,所以在中國歷史最著名宴席:滿漢全席裡出現這道菜也是情理之中了。

學會這道“硬菜”,年夜飯桌上你就是主角

火腿燉蹄膀(肘子)

火腿燉肘子

主料:豬肘一個、火腿80克。

輔料:細香蔥、姜、清湯、料酒、芝麻油、澱粉、雞精等適量,香菇兩朵、冬筍三根。

做法:

1. 準備材料;

2. 將豬肘清洗乾淨,焯透後加入少許料酒,放入蔥姜煮熟,脫骨,將肘肉切片;

3. 香菇洗淨髮好,冬筍洗淨,切片,火腿切片備用;

4. 將香菇去蒂,把香菇和切好的冬筍加上薄火腿片以及肘片一層層碼好;

5. 將燉肘子的湯晾涼後去浮油,過濾後倒到深盤中;

6. 大火蒸20分鐘,轉中火,將食材蒸至酥爛;

7. 將湯汁潷出;

8. 放到鍋中調味,加雞精、香油和彩椒及胡蘿蔔碎丁,勾薄芡;

9. 將調好的湯汁重新澆到蒸好的食材上即可。

小貼士:

1.焯煮豬蹄時加入料酒和薑片,充分去腥。

2.金華火腿很鹹,無需放鹽,燉出的豬蹄鹹淡適口。

3.金華火腿和花菇的香味都很濃郁,無需添加更多香料。

最後,告訴大家常吃豬蹄膀的好處:豬蹄膀味鹹性平,纖維較為細軟,經過烹飪加工後肉味特別鮮美。有和血脈、填腎精、潤肌膚、健腰腳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