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發現三千年前,大禹治水的重要物證,證實了夏朝真實存在!

遠在上古帝堯時期,天地間洪水肆虐,大禹在父親鯀治水失敗後,扛起了治水重任,攜帶先民翻山越嶺疏通九州河道,最終消除了洪災,並以治水之功贏得擁戴開創了夏朝,沒有大禹,就沒有夏朝。

考古發現三千年前,大禹治水的重要物證,證實了夏朝真實存在!

然而這一段歷史長久以來,都以頗具神話色彩的傳說形式出現在人們的口中,甚至乾脆被當成了傳說。大禹是否確有其人,夏朝是否存在?都因年代久遠史料匱乏,而飽受質疑。然而這一切,隨著一件3000年前的青銅器的現身,被徹底擊碎。

2002年,文物專家考古發現一件西周早期的青銅器“遂公盨”,這件橢方直口重2.5千克的文物,令夏商周斷代工程的專家學者歡呼雀躍,它竟包含著大禹治水的第一手資料。

考古發現三千年前,大禹治水的重要物證,證實了夏朝真實存在!

盨的內底上清晰銘刻著98個銘文,經過釋讀發現,竟然是對大禹治水的全面記述,包括具體疏通河道的方式,這是國內最早的大禹治水的文獻記錄,意義極為重大。

銘文開篇即是“天命禹敷土,隨山浚川”,這與古籍《尚書·禹貢》中“禹敷土,別九州,隨山浚川”的記載完全吻合,側證了古文獻的可信度。

考古發現三千年前,大禹治水的重要物證,證實了夏朝真實存在!

試想周人自稱夏朝的後裔,而且西周距離夏朝並不遙遠,足以顯見大禹真實存在,他的治水事蹟在3000年前就廣受先民傳頌,在西周時期已經深入人心。如此一段詳實的銘文,將一段真實存在卻不被相信的歷史重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