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期一起悲壯的守城戰,揭露滿清高壓政策“剃髮令”的代價

1645年夏,清朝軍隊實行“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高壓政策,江陰人民為抵制剃髮令,江蘇江陰人民奮起抗清。

明朝末期一起悲壯的守城戰,揭露滿清高壓政策“剃髮令”的代價

明朝末期一起悲壯的守城戰,揭露滿清高壓政策“剃髮令”的代價

守城81日,義軍死難者6.7萬人,清兵損兵折將7.5萬人。江陰士民奮勇抗戰,在兩個多月裡,頂住了數萬清軍的圍攻,城破以後,還拼死巷戰。

明朝末期一起悲壯的守城戰,揭露滿清高壓政策“剃髮令”的代價

巷戰不久,清兵用火攻擊敗了他們。老百姓慷慨赴死,都以先死為幸,沒有一人順從,投降者竟無一人。清軍下令從東門出去的不殺,又下令十三歲以下的童子不殺。

明朝末期一起悲壯的守城戰,揭露滿清高壓政策“剃髮令”的代價

男女老少,投水、蹈火、自刎、自縊的不計其數。內外城河、絆河、孫郎中池、玉帶河、通塔奄河、裹教場河處處填滿了屍體,疊了有好幾重,光投四眼井的就在二百多人。

明朝末期一起悲壯的守城戰,揭露滿清高壓政策“剃髮令”的代價

要知道此役只有10萬江陰百姓面對24萬清軍鐵騎,200多門紅衣大炮,血戰孤城,抗清81天,擊斃清軍7萬5千餘人,親王3名,大將軍18名。

明朝末期一起悲壯的守城戰,揭露滿清高壓政策“剃髮令”的代價

滄江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滿清八旗軍隊,在江南各地望風披靡之時,閻應元、陳明遇以微末下吏憑藉江陰百姓的支持,竟然面對強敵,臨危不懼,堅持了近三個月,擊殺清寇數萬人,重挫了清軍銳氣,鉗制了清寇主力南下,推動了各地的抗清鬥爭,實在是南明史上光彩奪目的一頁。

明朝末期一起悲壯的守城戰,揭露滿清高壓政策“剃髮令”的代價

在城破以後,仍拚死巷戰,“竟無一人降者”。實在是南明史上光彩奪目的一頁。清軍在江陰防攻戰傷亡最慘重,城破後屠殺最烈。

明朝末期一起悲壯的守城戰,揭露滿清高壓政策“剃髮令”的代價

滿城都被殺光了,清兵這才封刀。午後,清榜出榜安民。城中的人已所剩無幾。躲在寺觀塔上隱僻處以及和尚印白等,共計大小五十三人。這場戰役,守城八十一天,城裡死了九萬七千餘人,城外死了七萬五千餘人。到了第二年正月初一,全城百姓沒有一個不披麻戴孝的,場景十分悲涼悽慘。

明朝末期一起悲壯的守城戰,揭露滿清高壓政策“剃髮令”的代價

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三位義軍領導人,被後世稱為“江陰抗清三公”,便有了;

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萬人同心死義,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