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科技可能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你認同嗎?

柳雙龍


我認同馬雲的觀點,科技是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原因。

因為人的慾望是無限的,當你擁有更高新的科技,更強大的武器,那麼你就想擁有更多,正如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原由。

然而我認為科技是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因素,但是第三次世界大戰是打不起來的。

最近普京在年度電話訪談節目中也給出關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不詳警告,他引用愛因斯坦的話說,愛因斯坦曾經預言過第三次世界大戰,他說他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是用什麼高科技武器,但是第四次世界大戰將會使用棍棒和石頭。

俄羅斯作為一個軍事大國,他們對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看法就是,大戰的最後贏家就是沒有贏家。

所以第三次世界大戰是不會輕易打起來的,因為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科技是可以瞬間碾壓其他國家的。


財稅蝸牛


在最近的達沃斯論壇上馬雲說如果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話,最有可能是由於科技來引起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在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完成之後發生的,德國最先完成了工業革命,發動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完成之後發生的,在第二次工業革命造出了火車、輪船還有飛機,這三樣被很好的利用到戰場當中,並且第二次世界大戰依然是德國最先完成首先發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現在還處於第三次工業革命當中,第三次工業革命中主要以高科技為主,現在的科技發展非常的迅速,人工智能機器人,現在很多的工廠採用全自動的生產線,讓機器人或者電腦操作來代替人們的勞動力。現代軍事也不再是依靠以前的飛機大炮,各種現代高科技產品也作用到裡面,導彈跟蹤、導彈自主定位目標等等,現在研發的武器可以在本土直接發射對他國的目標進行摧毀,形成致命性的打擊。

但是現在高科技這麼發達,我們人類也是從中獲得了很多的好處,方便了我們的日常生活。科技的不斷髮展,社會也在不斷的進步,很多國家之間也是處於合作的關係,不管在軍事還是商業,每個國家都是有著一定的聯繫。

現在經濟正在全球化發展,雖然有的地方還在戰爭的硝煙當中,大部分的地區還是比較安分的,一旦發生大面積的戰爭,那麼一個國家的經濟會推後好幾十年,現在沒有國家去發動戰爭,去挑起戰爭,雖然科技很發達,但是也不可能引發戰爭,沒有一個國家願意那一個國家的前途開玩笑。


鎂客網


我認為馬雲說的是錯的。


馬雲原說,原文照登:

科技的發展是有益於人類的,但是在一開始新技術興起的時候,給人們帶來了擔憂和恐慌,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由第一次科技革命導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由第二次科技革命導致的,現在我們進入第三次科技革命,僅僅不作惡是不夠的,你應該為世界做好事,為未來做好事


很抱歉,我反對馬雲所說的話,我之所以反對馬雲所說的話,是因為馬雲的歷史可能不太過關。

實際上三次科技革命:

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蒸汽機為代表。

第二次科技革命,是以內燃機和電力技術為代表。

第三次工業革命,是原子能,航天技術,計算機為代表。


我們縱觀三次科技革命和世界大戰根本對不上。在爆發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時候,當時是18世紀60年代,以瓦特的蒸汽機為代表,瓦特改良是在1785年,而第一次世界大戰在1914年到1918年,很顯然,這差的太遠。

第二次科技革命是內燃氣和電力技術。第二次科技革命把人類代入電力時代,而問題在於爆發科技革命的標誌是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製成的發電機,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公認在1939年,這間隔的時間太長了。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起始在於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激發了美國人對於空間技術的追趕,到後來的原子能技術的發展,到後來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發展,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的革命等等,到現在為止,並沒有爆發過世界大戰。


從時間點上可以看出來,科技革命和世界大戰的時間點差的太遠了,動輒一個世紀,而世界上爆發兩次世界大戰的原因,其實我們早先上歷史課都已經學過。

第一次世界大戰其實是歐洲各帝國主義分贓不均的結果。

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是因為經濟大蕭條導致的納粹黨上臺。

實際上和科技革命並沒有太強的關係。我不認為科技革命和兩次世界大戰有任何關係。


馬雲是成功的商人,不代表他是歷史老師,也不代表他歷史學的好。

我相信馬雲的本意是要求科技公司不僅不能僅僅“不作惡”(其實暗指谷歌),而且要為人類做點善良的事情,這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問題是論證是錯的。


一旦跨了學科,即便是成功人士比普通人強的到那去,比如說愛因斯坦是偉大物理學家,如果比物理學,我給他提鞋的資格都沒有。

但是比起做中餐,我自信我比他強。


李建秋的世界


新的智能革命將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這不是馬雲第一次提及了,我認為這也不是馬雲的原創,思想界政策研究界早已討論多次,只不過企業界人士馬雲引用出來,讓大家注意到高科技不僅僅帶來有利的一面,也會帶來極其致命的一面。

名人的作用,就是讓一些東西更廣為人知而已。就像“新零售“的提法,很多人歸結於馬雲,雷軍就說,其實他比馬雲更早提出這個概念。很多人以為”在風口上豬都會飛“是雷軍提出的,順應趨勢,順水漂泊,這類思想太平常了,恰在移動互聯網歷史機遇面前,雷軍是游泳者、實踐者,讓這句話顯得更加貼切。

如果多看思想類的書,你就不那麼輕易相信某某某是理論首倡者之類的信息了。最近剛看完曾鳴的新書《智能商業》,曾鳴是大教授,從中我能學到不少知識,但看到文字中有類似表述:馬雲提出了”因為相信,所以看見“,之後甚為流行,我忍不住還是笑了。這怎麼可能是馬雲首先說的呢,幾千年前都有說了。

回到問題本身,第三次世界大戰我們是打不起了,但局部戰爭就難以避免。因為誰都知道,現在的自我傷害,地球自我毀滅的能力我們人類都具備了,像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那樣,有什麼形式武器就扔什麼,誰能受得了呢。

我聽出的意思,可能是中國對美國的挑戰,不是主動的挑戰,是科技發展到這一步了,我們會要求我們的權力,他們會要求他們一直以來的霸權,矛盾難以避免。

我還能聽出,企業界的力量畢竟太小了,現在還是政治家的地盤,所謂不少國家民眾的聲音,都是模糊的政治和相互利用,最終我們全體人類都被新技術綁架了。

軍事的對抗越來越多了,緊張程度超過了之前經濟大發展時期,超過了WTO旺盛生命力時期,剩下的就留給政治、軍事來解決嗎?

那真是不可想象的未來,恐怖的未來。


財經作家邱恆明


如果你不傻,你就聽得懂馬雲的弦外之音。科技不是可能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而是第三次世界大戰已經打響,只不過戰爭的形式由殖民擴張改變為經濟掠奪,進而轉變為前沿科技制高點的殘酷征伐。美國華盛頓對於中興釜底抽薪式的劫殺,以及對於華為的全球圍堵獵殺行動,就是這種戰爭形式白熱化的真實寫照。在5G爭奪戰中,華盛頓早已扯下蒙在臉上的遮羞布,赤裸裸的站在了前臺,誓死將華為中興獵殺在西方集團之外。雖以安全保障為由,實則是巨大經濟利益驅使的必然結果。殖民擴張是為經濟利益,經濟掠奪也是為了經濟利益,搶佔科技前沿,更是為了爭奪經濟利益控制權的終極之戰。戰爭,隨著社會進步在不斷升級變化,而如今,搶佔你的地盤早已不是選項,掐斷你的經濟命脈才是最高選項。戰爭的變種就是爭奪科技制高點,控制你的經濟命門,摧毀你的經濟基礎,讓你徹底淪為它的經濟殖民地。這比以往的任何一場戰爭都更加的殘酷與血腥,只是你看不到肉體的摧殘而已。而精神被控制,比肉體的折磨更加的可怕和不可抵抗。所以說:科技就是未來,科技就是戰爭的源泉,第三次世界大戰已經開始,它是由華盛頓所發動,以一種變種的戰爭形式,不惜一切代價,去爭奪科技前沿,去佔領科技前沿的制高點。這場戰爭註定了是一場輸不起的沒有硝煙的生死之戰。醒醒吧,沉睡的國民們,如果輸掉了這場戰爭,中華民族崛起的夢想也就只能成為夢想,成為精神快樂的夢中意淫!愛國,沒有底線;無知,葬送未來;不自醒,還在叫囂技術無國界,不知奮力而為之徒,再沉睡,總有那麼一天,我怕你是輸的連褲衩也找不著!


行雲流水


我認為馬雲說得很對,科技很有可能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我們來看看從二十世紀初期到現在世界上戰爭的歷史吧:\r

由於西方世界工業發達,科技先進,在二十世紀初期西方帝國主義列強組成八國聯軍對中國發動了侵略戰爭,以他們的船堅炮利打敗清朝軍隊,搶走了中國大量的黃金和白銀。\r

後來科技先進的德國又先後挑起世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r

在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科技發達,生產力強盛,賣了不少軍火,發了戰爭財。\r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世界形成兩大陣營:一個是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資本主義陣營;一個是以前蘇聯為代表的社會主義陣營。由於兩大陣營基本上是勢均力敵,世界才持續了七八十年的相對和平。\r

在這個期間,雖然沒有大的戰爭,但是小的戰爭卻從來沒有停止過: 美國與朝鮮的戰爭,與越南的戰爭,在阿富汗與蘇聯的戰爭,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美國又挑起伊拉克和伊朗的戰爭。\r

上世紀末期,兩個超級大國之一的前蘇聯被科技、軍事發達的美國拖垮而解體。從此超級大國美國沒有了對手,一家獨大,更加肆無忌憚地稱霸世界,掠奪世界。\r

21世紀初期,美國以打擊恐怖主義為藉口對伊拉克發動戰爭;以推行民主為藉口發動對利比亞的戰爭,後來又發動了一場到現在還硝煙瀰漫的敘利亞的戰爭。\r

我們大家可以看到。這些戰爭都離不開美國。美國發動戰爭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掠奪世界財富,剪世界各國羊毛。進一步維持它的世界霸權地位。\r

不過,任何事情都有其兩面性。美國不斷的挑起戰爭把它自己的帝國主義侵略本質在世界人民面前暴露無遺。\r

同時也消耗了自己的元氣。美國在稱霸世界的美夢中醒來的時候發現,中國經過幾十年的改革開放,已經今非昔比。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美之間的科技差距已經急劇縮小。於是,美國國內就又開始颳起紅色恐怖之風。美國要遏制中國的發展,對中國發起經濟貿易戰;看到中國的科技快速進步,就抵制華為的5g 設備;看到中國的人工智能發展迅速,生怕超越了自己,就想方設法擠壓中國。\r

美國要遏制中國的崛起,要打壓俄羅斯的發展,為什麼美國沒有挑起與中國和俄羅斯的戰爭?沒有挑起世界大戰。一是因為美國沒有找到挑起戰爭的有利時機;二是因為美國心裡發虛,對發動戰爭沒有取勝的十足把握。\r

美國總統特朗普2月11日簽署了一份擴大人工智能(AI)領域投資的命令,要求各個政府機構優先處理AI的研發投資,並推動官方和民間的數據共享,以便研究如何更好地適應AI在世界處於領先地位。\r

美國是世界動盪不安的因素,是麻煩製造者。美國目前又是世界第一經濟大國,世界第一軍事強國,第一科技強國。誰也拿他沒辦法。誰要超越它,誰要違背它的意願,碰觸了它的利益,它就用飛機、導彈對付誰。為了維護它的霸權地位,美國人什麼缺德的事都能幹出。\r

美國要退出與俄羅斯簽訂的的中導條約,為什麼?也是為了維護世界軍事霸權。一旦到了它的科技、軍事強大到一定程度,也許世界第三次世界大戰就會開打。\r

總之,我贊同馬雲的觀點,科技有可能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








民子說科技


這種說法有些可笑,世界大戰怎麼可能是科技導致的。舉個例子,美國科技先進,對於俄羅斯也未必敢用核武,因為會有核反擊。換個說法,如果俄羅斯沒有核武面對美國幾千枚核彈,沒有那個國家願意幫他的忙,主要還是力量懸殊大,也許俄羅斯就投降了。二戰末期美國在日本投下兩枚原子彈,日本投降就是個例子。世界大戰最大的原因還是雙方爭霸,相互之間的差距不大,只要有與對方同歸於盡的能力,雙方還是有足夠的耐心與毅力避免戰爭的。原子彈沒有出現之前,地球上戰爭頻繁,世界大戰已經有兩次,原子彈出現後,人類反而與以前相比比較太平,主要原因還是科技進步了,人類己經經受不起折騰,害怕同歸於盡。


8910用戶


眾所周知,人類歷史上的前兩次浩劫——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無不與科技革命有關,如今進入第三次科技革命,那會不會如世界風雲人物馬雲所言,將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呢?

科技革命將打破舊有格局,誰能在科技制高點上騰雲駕霧,誰就必然贏得高速超前發展,因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發達的先進科技,必將推動一個國家整體邁上新的臺階。

傳統大國為了保持固有地位,不是與時俱進,而是極盡打壓之能事,思想趨於保守,思維侷限於利益的蠅營狗苟,醉心於歷史情結,打不開嶄新局面,這樣就很難維持下去。

而新興大國科技發展一日千里,由此帶動生產力高度發展,造就各領域、各層面推陳出新、改造升級,國力也就隨之得到大踏步提升,而不經意間已成為新的超級大國,並著手引領全球進入大同世界、和諧世界,以期實現人類共同繁榮。

然而保守大國不甘心被世界拋棄,勢必一搏,為爭取永世統治世界權力而鋌而走險,不惜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

只可惜這場戰爭一開始就不得人心,在還沒有全面擴大的時候,就被新興國家的最新一代高端武器徹底壓制,處於“甕中之鱉”而動彈不得,只好甘拜下風而接受現實。

馬雲所言是基於歷史經驗教訓而得出的結論,人們有必要做到心中有數。雖然大家都不希望也不認為會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但是未雨綢繆總比臨渴掘井要高強千倍萬倍。發展高科技,人盡其才,居安思危,我們都有責任。


點贊太容易,評論顯真情,歡迎關注、留言,等你評論,等你『一鳴驚人』!

江淮聖手


這是必然的,科技越發達就有可能爆發戰爭,美國這些瘋狂的國家的存在,就是世界人民的心病,也是造成戰爭的必然因素。科技越是發達,就有可能是要引起戰爭。原來人們以為科技越強,將會帶來不好的事情,這個不好的事情就是怕人人都擔心的戰爭,你不在美國作亂,人家就會在你們南海中挑釁你,等你們先開火,搞不好中國要是超過美國了,是要經過一場戰爭才能夠實現得了呢?這在兩個大國博弈白熱化的時候,科技發達得一定的時候,是要幹一場呢?因為,不打兩個國家都很糾結,不釋放心中的糾結,就像一個東西梗在心上,發展的突破,就是科技來進行,再發展就似乎缺少動力,也就是沒有意義的打拼。國家間的情緒,一定是要通過科技的競爭來解決問題,這個問題最終解決必須依靠戰爭來決定勝負。


6353902879


科技造福於人類,也必將毀滅人類。目前,科技正在前進在造福於人類的路上。而科技在某個特定條件下,可能毀滅人類,既是偶然也是必然。首先,人類歷史上,科學技術進步,大大推動了人類文明,提高了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效力。同時,科學技術也給地球和人類帶來的巨大的風險。比如,核武器可以毀滅人類。比如,很多企業排放的廢水廢渣汙染了環境。這些,但是科技的副作用。其次,科技本身也是雙刃劍,它讓我們為他喜悅為他憂。人類有史以來一直徵地盤,爭資源,爭能源。戰爭必不可少啊!最後,我太困了,以後再說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