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紛紛爆發裁員,CEO和員工誰更可憐?

滴滴的月度全員會召開完畢,CEO程維宣佈公司將要做好過冬準備,很可能裁員達到15%,涉及的員工超過2000人。

同時,程維還提出“關停並轉”。意思是2019年他們將聚焦在當前最重要的出行主業,暫停或合併非主要業務。

大公司紛紛爆發裁員,CEO和員工誰更可憐?

在裁員和“關停並轉”下,不管滴滴如何美其名曰“業務重組”還是“資源優化”,我們都能嗅到一絲不安的味道:有錢的大公司都在裁員了,看來經濟寒冬不是危辭聳聽。

一、經濟寒冬裡的眾生相

2019年的開頭就給了李先生當頭一棒。他在一家外企工作逾20年,歡天喜地過完年後,不料打開的第一封工作郵件,竟是一封人事郵件。

“很抱歉,親愛的李xx,由於公司業務調整,該部門整體被裁撤……很感謝這些年您為公司的付出,祝生活順利。”

相信不少曾經在外企、互聯網、乃至區塊鏈行業工作過的小夥伴,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在一個尋常的不能再尋常的工作日,你一如既往去上班工作,卻晴天霹靂般收到通知,你被裁員了,更悲傷的,你的整個部門都被裁撤了。

無數的質疑讓自己失去信心:是行業不行?是公司不行?還是自己不行?

各大專家媒體跳出來說“是經濟不行了。”

這個鍋讓“經濟寒冬”背,有無有道理可言?這個問題過於複雜,且涉及到全球經濟循環週期的理論與實踐。不過也不是無跡可尋,2007年的經濟大衰退可能就是這次經濟寒冬的源頭。這是一場在2007年8月9日開始浮現的金融危機引發的經濟衰退。自次級房屋信貸危機爆發後,投資者開始對按揭證券的價值失去信心,引發流動性危機。即使多國中央銀行多次向金融市場注入鉅額資金,也無法阻止這場金融危機的爆發。直到2008年9月,這場金融危機開始失控,並開始蔓延至其他經濟領域。

大公司紛紛爆發裁員,CEO和員工誰更可憐?

當降薪、裁員、崩盤陸續出現,人們不再將其歸咎於某一個領域的退步,而是看見了大背景下的衰退。大家都感受到了“經濟寒冬”的徹骨冰涼之膚。

更令人瑟瑟發抖的是,本以為有著金主爸爸公司庇護的“鐵飯碗”,可以在這次“經濟寒冬”下度過此劫,卻不料依舊難逃被裁的命運。大家都不禁抱怨紛紛。

二、大公司裁員的信號

繁華落地,一地雞毛。

一時哀鴻遍野的職場,也啟發了新一代人明哲保身的思考。大公司裁員所發出的警響,讓更多應屆生幡然醒悟,更為珍惜現有工作。

大公司紛紛爆發裁員,CEO和員工誰更可憐?

何女士回憶起知乎“大裁員”,可以說是沒有一點點防備,幾百人被裁了個措手不及。視頻運營部試用期員工的她才來一個月左右,凳子還沒坐熱,年底突然被告知要“走人”,這對她來說是個沉重的打擊。被通知裁員的那天,她的飯卡立刻被停,甚至不能在知乎吃最後一頓晚飯,電腦瞬間被沒收。

“網傳的300人被裁是說少了的,我走之前知乎是1700人,內部消息是說要裁到3位數。”

此次知乎大裁員,多方消息顯示商業化團地是重災區。“去年年底700人,今年大力發展商業化,人數擴張到1700人。結果商業化搞的很差,多出來的這些人哪來的就回哪去。”何女士說,她所在的15人視頻組,被裁掉了30%,都是不用賠錢的試用期員工。

大公司紛紛爆發裁員,CEO和員工誰更可憐?

“HR通知我去辦公室聊業務的時候,我還準備了PPT。聊著聊著HR還表達了對你業務的認可,但需要改進,我還很誠懇的向他請教怎麼改,後來就發現情況不對了。”她描述自己當時的感覺是懵逼+過山車,意識到公司要裁員的時候,腦子是懵的,但心跳開始加速。“那什麼時候走?”她小聲地問。“現在、立刻、馬上,辦離職的同事在等著你。”

像是被人打了一悶棍,何女士失魂地走出HR辦公室,同時被裁的還有另外3個同事。舒緩了片刻,被裁的員工都開始瘋狂地聯繫獵頭找下家。最後,何女士和其他員工爭取的補償是工資發到12月底,社保也交到12月底。

“3分鐘裁員”神話的知乎,甚至沒有留有時間讓被裁員工悲傷,而是在惶恐中催促著他們找下家。

大公司紛紛爆發裁員,CEO和員工誰更可憐?

如今行業不景氣,許多企業的用人需求和意願驟降,甚至採用「只出不進」、「裁員」的策略以應對寒冬。在寒冬中孤獨前行,這也是企業自我保命的無奈之舉。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更多大學生因為害怕“畢業就失業”而選擇繼續讀研,逃避現實。但三年研讀完,也未必能逃得過“失業”的命運。我們每個人做出選擇,都是期望能最大限度的放大自己的時間槓桿:降低出錯的概率,在同樣單位的時間裡,收穫更大的價值。

每個人的教育背景、職場階段和個人短期需求不一樣,但不論選擇什麼樣的平臺,都不能懈怠。這世界變化太快,沒有哪個平臺有長期的保險。早點找到自己熱愛和擅長的領域,讓自己保持長久的競爭力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