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邱晨自曝患癌:面對人生,你最需要回答這個問題


《奇葩說》邱晨自曝患癌:面對人生,你最需要回答這個問題


《奇葩說》第五季半決賽的辯題是“如果能看到別人的死亡時間,該不該告訴他們?”,邱晨曝光了一件讓人極其震驚的事情:

2018年3月14日,她去醫院檢查時,被查出甲狀腺惡性腫瘤加淋巴結轉移,也就是說,她得了癌症。

但是在死亡的逼迫之下,她開始變得主動積極。

在拿到檢查結果當天晚上,她做了兩件事情:一是認真的給團隊寫了一封信,交代了病情;二是第二天參加了公司讀書分享比賽,做了十幾頁的PPT,還拿了第一。

現在的她,開始早睡早起,每天早上6點不到就起床,一小時健身,一小時讀書,一小時靜坐,這時才早上9點,以往這個時間,她有時甚至還沒有睡覺。

她說:死亡才是對生命最精準的教育。

《奇葩說》邱晨自曝患癌:面對人生,你最需要回答這個問題


可能此時你在暗下決心:一定要從今天開始好好珍惜健康。

可是,我最近聽了得到上面的課程《眾病之王的解決方案》,瞭解到,很多癌症的起因至今科學仍無法解釋,真的不是隻要你早睡早起,飲食健康,這個病就不會找上你。更何況,每天還有無數因意外而失去生命的人,他們可曾想到他們會死?他們一定和我們一樣,在計劃明天的工作,計劃假期的旅遊。

這就是無常。

還是李誕說的對:我們隨時會死。

那麼你是否曾思考過,在死之前,你想要如何過這一生?

有一個著名的TED演講,說的就是這個主題——Before I die, I want to ……

演講者Candy Chang因為摯愛的離去而開始思考很多關於死亡的事,開始思考那些在她的生命裡真正有意義的東西。

可是就像她說的,人們太容易被日復一日的瑣碎所困住,而忘記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事。

她跟朋友們一起把廢棄建築的牆改造成了一個巨型的黑板,然後在上面寫滿了同一道填空題——

“Before I die, I want to ______”

(“在死之前,我想_____”)

《奇葩說》邱晨自曝患癌:面對人生,你最需要回答這個問題


她希望每個路過的人都可以留下一些他們的人生軌跡,分享他們內心深處的願望。

結果第二天那堵牆就被填滿了。

大家的答案都千差萬別,風格迥異,有時候會讓她開懷大笑,有時候會讓她黯然流淚,有時候還會在她經歷困境的時候給她安慰。

《奇葩說》邱晨自曝患癌:面對人生,你最需要回答這個問題


“在死之前,我想要什麼?”

這個問題,為我們營造了一個反省和思考的空間,提醒我們在不斷成長改變的過程中,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我想起6年以前,“羅輯思維”橫空出世,羅振宇做的第一期視頻節目是《向死而生》,羅振宇說,他之所以做了羅輯思維,是因為年齡過了40歲,感到人生開始了下半場,有了一種,必須想要做些事情的緊迫感。

《奇葩說》邱晨自曝患癌:面對人生,你最需要回答這個問題


電影《遺願清單》,講述了兩位男主角面對生命的最後時刻,決定一起去環球旅行。

我們也可以虛擬一下,如果這一年是我們人生中的最後一年,我們該怎麼好好地活這一年,把這一年活成人生截至目前最精彩的高峰,活得死而無憾,這樣,我們就不會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過著單調又乏味的日子。

達·芬奇有一句名言:“我一直以為我在學習生活,其實不是,我是在學習死亡。”

有時,人生就是需要一個期限,使我們產生動力扭轉自己的人生。

《奇葩說》邱晨自曝患癌:面對人生,你最需要回答這個問題


其實,我們是有潛力讓自己的人生更濃縮、更精彩的。

前幾天,突然接到消息,本來還沒動筆,計劃花兩天的時間寫的一篇稿子,第二天上午就要。我對著電腦奮戰了一整天,不僅寫完了這篇稿子,完成了當天原本計劃的工作,中間為查資料,還讀了一本半書。

真的,不亂翻手機,不刷社交媒體,造火箭的時間都能擠出來了。

想象一下自己直面死亡,真切地感受時間有限,才能經常激發出這種潛力吧。

當你開始直面死亡:

你會開始嘗試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你會開始關心身邊的家人和朋友,

你會懂得如何用好自己的時間,

你會明白什麼對你是最重要的事。

“在死之前,我想要什麼?”

你要在頭腦中時刻牢記這個問題,時常捫心自問,讓它成為你人生的一個習慣,這會讓我們每天提醒自己,我想要的人生是什麼樣子,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然後依照自己內心的選擇去成全自己。

生命可以隨心所欲,但不能隨波逐流,只要走的方向正確,不管多麼崎嶇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好好活,做有意義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