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據全球55%市場份額,人工耳蝸巨頭科利耳怎麼做到的?

近日,全球最大的人工耳蝸生產企業科利耳(Cochlear)發佈2018財年報告。財報顯示,2018財年,科利耳的營業額為13.51億美元,淨利潤為2.46億美元,較2017年增長了10%。

人工耳蝸(cochlear implant ,CI)是一種電子設備,由體外言語處理器將聲音轉換為一定編碼形式的電信號,通過植入體內的電極系統直接興奮聽力神經,來恢復、提高及重建輕度到重度失聰患者的聽覺功能。近年來,隨著Wi-Fi、藍牙等新技術的發展,人工耳蝸裝置發展較快,已經從實驗研究階段進入臨床應用階段。

據瞭解,人工耳蝸是目前運用最成功的生物醫學工程助聽裝置,已成為全球範圍內治療輕度到重度失聰的常規方法。

根據市場研究和諮詢公司Market Research Future(MRFR)發佈的最新報告,到2023年,全球人工耳蝸產業規模將達到32.04億美元。耳部感染和語前聽力障礙患病率的增加,將推動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

預計2017年至2023年期間,監管機構批准數量的增加,以及各種助聽產品的上市,可能會推動該市場以9.86%的年複合率增長。

目前,在全球人工耳蝸市場上,有三大人工耳蝸設備製造廠商共佔據全球人工耳蝸市場超過90%的份額,分別為澳大利亞的科利耳(55%)、美國的Advanced Bionics(20%)和奧地利的MED-EL(20%)。(該數據來源於cochlear implant help網站。)

其中,科利耳是成立最早,也是市場份額最大的人工耳蝸設備生產企業。科利耳成立於1982年,總部位於澳大利亞悉尼。1999年4月,該公司在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ASX)上市,股票代碼為COH。

占据全球55%市场份额,人工耳蜗巨头科利耳怎么做到的?

作為人工耳蝸設備生產的全球領導企業,科利耳的全球僱員超過3500人,每年投入超過總收入的12%(超過1.6億澳元)的資金用於產品研發。

目前,科利耳為全球聽力市場提供了超過55萬種植入式設備,幫助來自100多個國家超過45萬名各年齡段聽障人士重獲聽力。

產品組合豐富

科利耳主要有三大類別產品,包括Cochlear implants(人工耳蝸植入物)、Bone conduction implants(骨傳導植入物)和Acoustic implant(聲學植入物)。

其中,Nucleus® 7 Sound Processor(Nucleus 7聲音處理器)是人工耳蝸植入物系列的核心產品,也是近年來為該公司創造營收的主要產品。

該產品所採用的Nucleus系統由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的耳鼻喉科教授Graeme Clark博士於20世紀70年代開發而來,該系統結合了通過手術植入患者耳後的電子模擬設備、捕獲聲音的處理器,以及將聲音傳遞到大腦的電極陣列。

Nucleus聲音處理器是第一個獲得FDA批准的人工耳蝸植入物。這款產品自上市以來,公司不斷對其系統進行更新和升級。

2017年7月,科利耳推出最新版的Nucleus 7聲音處理器。這款產品已於同年6月獲得美國FDA批准,是世界上第一款專門針對iphone系統開發的人工耳蝸植入式聲音處理器,也是市場上體積最小、重量最輕的耳背式人工耳蝸聲音處理器,適用於Nucleus 24系列植入物。

2018年6月,Nucleus 7聲音處理器再次更新,其Nucleus系統可以適用於Android系統的智能設備。至此,Nucleus 7聲音處理器成為全球首款同時兼容iphone系統和Android系統的助聽產品。

據科利耳2018年財報顯示,Nucleus7聲音處理器的發佈,推動該公司人工耳蝸產品的收入增長了15%。

除了Nucleus系列產品,科利耳的另一個產品系列——骨傳導植入物系列產品的市場影響力同樣不容小覷。

骨傳導植入物採用的是該公司的Baha系統,該系列產品利用患者身體的自然能力,通過骨骼傳導聲音。

目前,骨傳導植入物已被證明是成人和兒童的一種成熟的醫療選擇,而採用Baha系統的骨傳導植入物可以通過捕獲空氣中的聲音,將聲音轉換為振動頻率,並通過基臺或磁性連接將其發送到小型植入物,植入物再將振動頻率通過骨骼直接傳遞到用戶內耳。

該系列產品旨在幫助無法通過助聽器接收聲音,或者助聽器對其作用不大的患者更有效地接收聲音,並與人交流。

占据全球55%市场份额,人工耳蜗巨头科利耳怎么做到的?

骨傳導植入物有兩款產品,即Baha® Attract和Baha® Connect(圖片來源於Cochlear官網)

目前,骨傳導植入物有兩款產品,即Baha® Attract和Baha® Connect。不過,該系列產品並非科利耳“原創”,其最初由瑞典生物技術公司Entific Medical Systems生產。

2005年3月,科利耳以1.9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瑞典公司Entific Medical Systems,後者旗下的Baha系列產品便歸Cochlear所有。

彼時,科利耳已在美國人工耳蝸植入物市場中佔據了65%的份額。通過此次收購,科利耳不僅擴充了該公司的產品組合,也為其進軍瑞典市場帶來了契機。

聲學植入物是科利耳的第三大類別產品。該系列產品的市場知名度不如前兩款,但其在公司營收方面發揮的作用並不小。“聲學植入物的人工耳蝸銷量與去年持平,去年增長了26%。”科利耳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Dig Howitt在2018年財報中表示。

聲學植入物系列產品採用Hybrid系統,它是一種電聲系統。該系列產品結合了人工耳蝸和聲學助聽器,適用於低頻聽力殘餘的患者。

Hybrid系統的植入物是Nucleus的較小變體,其電極僅傳遞高頻聲音,而Hybrid生物聲學組件可以放大低頻聲音,並通過普通神經通路將其傳遞到患者大腦。Hybrid於2008年推出,並於2009年獲得澳大利亞工程卓越獎和國際設計獎。

而科利耳的另外兩個系列產品Middle-ear implants(中耳植入物)和Cochlear™ True Wireless™亦有各自的特色。中耳植入物的核心產品是Carina® System,這是一個完全植入式的產品,它不像助聽器等聽覺植入物,沒有外部設備。該產品可以隱藏在皮膚下,這意味著它是100%不可見的。

Carina® System也是科利耳通過收購而來。2012年9月,科利耳收購美國Otologics LLC公司的聽力相關產品,如MET中耳植入物和Carina完全植入式中耳植入物。此次收購加強了科利耳對聽力恢復和提升新技術的能力,如今這兩款產品也是科利耳產品組合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The Cochlear™ True Wireless™ range系列產品沒有頸部環,沒有電線,也沒有繩索,是一款無線產品。

該系列目前有四款產品,分別為Discover the Cochlear™ Wireless Phone Clip、TV Streamer 、the next-generation Mini Microphones 2(下一代無線迷你麥克風2)和 the next-generation Mini Microphones2+(下一代無線迷你麥克風2+)。

Cochlear True Wireless系列產品可以兼容Nucleus聲音處理器和Baha 4及Baha 5聲音處理器,可以將聲音直接無線傳輸到患者的聲音處理器,以改善患者在各種情況下,包括遠距離的聽力能力。

戰略投資彈無虛發

正如上文所言,在科利耳豐富的產品組合中,有多條產品線是通過收購而來。此外,通過收購提升技術軟實力,也是科利耳的重要發展舉措。2017年5月,科利耳以78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聽力學軟件公司Sycle。

Sycle總部位於舊金山,在美國佔有70%的市場份額,科利耳當時的首席執行官兼總裁Chris Smith稱這次收購是“戰略投資”。“Sycle提供市場領先的實踐管理解決方案,其產品套件可以擴展和升級,因此,其產品組合和技術可以為人工耳蝸植入診所提供解決方案。”Smith在當時的收購聲明中說。

不過,在科利耳的投融資歷史上,該公司出手的次數並不算多。據動脈網不完全統計,該公司自成立以來,共收購了3家公司(即前文所提的Entific Medical Systems、Otologics LLC和Sycle),投資了4家公司。

作為一家成立了近40年的上市公司,科利耳的戰略投資行為可謂十分謹慎。但該公司每一次出手,都能將其化為公司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以下內容為科利耳發展史上的重要投資事件:

2016年6月至2018年10月科利耳先後三次參與投資了專業生產助聽器的醫療器械公司EarLens。這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醫療技術公司,與傳統的助聽器不同,EarLens的核心產品 Contact Hearing Device™是世界上第一個使用光線傳輸聲音的助聽器。

這款產品實際上是微型揚聲器,可以簡單地調節空氣傳導聲音的音量。EarLens系統獨特的直接聲音傳輸機制為當今市場上助聽器未達到的聲音性能打開了大門,也有利於提升科利耳的產品性能。

2017年5月:科利耳與Otoconsult達成合作。Otoconsult的核心產品是人工智能擬合助手FOX(Fitting to Outcomes eXpert),Otoconsult提供的技術有望使耳蝸植入物更快、更一致地安裝,從而為患者提供最佳的聽力結果。

“人工智能助理FOX將為臨床醫生提供一個平臺,加速人工耳蝸植入裝配過程,同時幫助他們實現最佳的患者效果”,科利耳原首席執行官Chris Smith說。

紐約大學醫學院臨床副教授William H. Shapiro表示,該技術將改變人工耳蝸的編程方式。

2017年12月:科利耳與法國生物技術公司Sensorion達成合作,後者正在開發一種用於聽力損失的小分子臨床候選藥物——SENS-401。科利耳投資160萬歐元並獲得Sensorion的股權,該合作將評估SENS-401對使用科利耳植入式設備實現的聽力結果的治療效果,2018年開始臨床前研究,2019年開始潛在臨床試驗。

2018年6月:科利耳出資365萬美元支持癲癇監測設備公司Epi-Minder的發展,該公司由墨爾本聖文森特醫院和墨爾本大學的仿生學院合作成立。Epi-Minder正在開發一種突破性的監測設備,旨在改善癲癇發作患者的治療。

雖然該公司開發的產品與科利耳公司所關注的領域不太匹配,但科利耳看上的是該公司的監測性技術。

正如科利耳現任首席執行官Dig Howitt所言,“我們的主要焦點仍然是聽力市場,因此我們會做一些投資,並監控與聽力市場相關的一切機會。但我們會非常謹慎,因為我們的最終目的仍然是為聽力損失人士提供解決方案,畢竟這也是我們公司很大的發展機會。”

2018年11月:科利耳為歐洲醫療器械初創公司Nyxoah投資了2100萬美元。Nyxoah開發出了世界上第一個無電池、無引線的微創神經刺激器,可以為中度和重度睡眠呼吸暫停患者提供神經刺激。

科利耳首席技術官Jan Janssen表示:“Nyxoah的微創解決方案為現有治療中存在依從性或不耐受問題的患者提供了一個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並且從長期來看,人工耳蝸監控新技術和植入式設備的不斷髮展,會對公司的核心業務產生積極影響。”

著力發展新興市場

在市場版圖的戰略佈局上,科利耳聚焦三個細分群體,即發達市場的成人和老年人、發達市場的兒童,以及新興市場的兒童,並針對這些細分群體制定不同的市場戰略,以提高該公司的競爭力。

目前,科利耳的產品銷售遍佈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加拿大等9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發達國家市場上,科利耳已佔據聽力損失兒童目標市場60%的份額,其中澳大利亞的市場份額達到95%,歐洲大部分地區的的市場份額達到80%。

不過,正如科利耳現任首席執行官Dig Howitt所言,“我們已有30多年的發展歷史,產品在兒童群體中被廣泛接受,但是我們在發達國家的成人和老年人群體以及新興國家的兒童群體中的滲透率只有3%,未來我們在這些市場上還有很大的增長機會。”

自1994年首次進入中國市場以來,科利耳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已有20多年曆程。目前中國已成為科利耳的前五大市場之一,也是科利耳增長較快的市場之一。

國內已有多家企業在聽力領域發力,較為知名的企業有諾爾康、愛耳時代等。其中,愛耳時代創始人梁琦曾在科利耳公司工作過8年,2013年離職後,她創辦了愛耳時代,旨在做一個在線教育平臺,培養聽力學專業人才。

而諾爾康(Nurotron)作為我國第一家規模性上市銷售人工耳蝸的企業,是目前科利耳在中國市場上較為強勁的對手。諾爾康成立於2006年,總部和生產基地位於杭州,研發中心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

2011年8月,諾爾康拿到了國家藥監局的人工耳蝸三類醫療器械生產證書,打破了美國、澳大利亞和奧地利三國企業在該領域的壟斷地位。目前,諾爾康仍是國內唯一一家擁有此項證書的公司。該公司的人工耳蝸產品已佔到國內約17%的市場份額,在技術指標、穩定性、可靠性等方面躋身世界先進水平。

面對中國本土企業在聽力領域的逐漸興起,2017年,科利耳投資5000萬澳元,計劃在四川省成都市建立工廠,這也是科利耳在海外投資建設的第一個生產研發基地。此舉不僅彰顯了中國市場對該公司業務的重要性,更表明了科利耳為進一步擴充其在中國市場的份額的急迫性。

預計,科利耳在四川成都的工廠將於2020財年末竣工。屆時,這家生產基地全面投入研發、生產後,有望將科利耳的全球產能提高50%。佔據全球55%市場份額,人工耳蝸巨頭科利耳怎麼做到的?

文 | 程小琴

添加時請註明:姓名-公司-職位

後臺發送關鍵詞即可獲得相關好文

近期推薦

★ 萬字長文解讀健康險創新賽道,獨角獸將從這幾個方向湧現

★ 德勤報告:數字技術正在改變全球醫療保健行業

★ 強生、美敦力、飛利浦等醫械巨頭收購盤點,它們都在買什麼?

★ 全球“醫藥+區塊鏈”項目盤點

動脈新醫藥

★ 和腫瘤賽跑,中國新醫藥的創新速度

★ FDA 2018年批准59種新藥,我們分析了16種腫瘤藥物,發現了這些特點

★ 即將進入收穫期,2014-2018年全球新醫藥領域投融資數據報告

★ 2019生物醫藥趨勢

★ 轉戰港股,即將上市的生物企業,就是這十家

聲明:動脈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動脈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現的採訪數據均由受訪者提供並確認。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占据全球55%市场份额,人工耳蜗巨头科利耳怎么做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