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牆的另一邊:旗幟下的東德社會


1949年,在各大盟軍佔領區相繼成立了聯邦德國與民主德國兩個國家,而柏林也被正式劃分為“西柏林”與“東柏林”,德國正式分裂。冷戰中,柏林時常被人用放大鏡觀摩,在這裡,一座城市,一個民族,卻有兩個國家,生活著兩種人民。

兩德分裂後,東柏林成為很多人通往西德的窗口,在柏林牆修築之前,這個數字是驚人的350萬人。1961年8月,東德政府開始修建柏林牆,以阻止人員的不斷流失。

柏林牆由混凝土、鐵絲網和壕溝組成,全長155公里,建成後,東柏林與西柏林的聯繫徹底斷絕。冷戰期間,約有5000人嘗試翻越柏林牆,其中245人被東德邊防軍射殺。

柏林牆的兩邊,就此生活著兩種人民。冷戰中,他們成為各自背後勢力,向外界展示優越性的窗口。

此後29年間,柏林牆成為冷戰和德國分裂的象徵。

直到1990年10月3日,兩德宣告統一,柏林牆才最終被完全拆毀。但時至今日,作為分裂和對抗的象徵,民眾卻對柏林牆的價值產生了爭議,人們大概永遠都是如此矛盾,如此健忘。

兩名東柏林的送煤工人。

週末,在野外郊遊的東德居民。

東柏林的搖滾青年。

兩德最終統一,柏林人民在城牆上手牽手,互相慶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