巔峰衝突之下的柏林牆:一面高牆,兩個德國


柏林牆,正式名稱為反法西斯防衛牆,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在己方領土上建立環繞西柏林邊境的邊防系統,目的是阻止民主德國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所屬的西柏林之間人員的自由往來。由於柏林牆把西柏林地區如孤島一般包圍封鎖在民主德國境內,因而也被稱之為“自由世界的櫥窗”。柏林貝爾瑙爾大街的柏林牆紀念碑。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柏林牆始建於1961年8月13日,全長155公里。最初是以鐵絲網和磚石為材料的邊防圍牆,後期加固為由瞭望塔、混凝土牆、開放地帶以及反車輛壕溝組成的邊防設施。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分裂和冷戰的重要標誌性建築,也成為了分割東西歐的鐵幕的一個象徵。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施工中的柏林牆。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1989年11月9日,由於時任德國統一社會黨中央政治局委員君特·沙博夫斯基對上級命令的誤解,錯誤地將政府放寬私人出境限制宣佈成柏林牆立即開放,導致數以萬計的市民通過柏林牆進入西柏林,柏林牆開始被人為地拆毀、開放。圖片攝於1989年11月11日。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1990年6月,民主德國政府正式決定拆除柏林牆。柏林人曾因推倒柏林牆而大感暢快淋漓。但因為當初毀掉柏林牆太過徹底,以至於如今來柏林的遊客幾乎找不到它的歷史痕跡。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柏林牆原址僅有少部分存留,其餘幾乎被拆除殆盡。有三處較長的存留:一處在尼德爾克爾新納大街,位於波茨坦廣場和查理檢查站之間,長約80米。另一處較長的存留是在施普雷河沿岸奧伯鮑姆橋附近,存有大量塗鴉,通常被人稱為東邊畫廊。第三處位於貝爾瑙爾街北部,為部分重建的圍牆,並在1999年改為紀念場所。位於查理檢查站的柏林牆博物館。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現在柏林牆原址擁有柏林牆遺址紀念公園以及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畫廊——東邊畫廊,東邊畫廊1990年9月28日,來自21個國家的180位藝術家在長達1316米的柏林牆上創作的不同主題繪畫組成的畫廊。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2003年,2名德國人經過柏林牆塗鴉“兄弟之吻”,這幅由迪米特里·弗魯貝爾創作的塗鴉曾是柏林牆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描繪原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親吻民主德國領導人埃裡希·昂納克的情景。由於柏林牆翻修,這幅塗鴉2009年已被官方擦除。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