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零售到新制造,一家服裝定製企業的核心商業價值

中國改革開放的四十年,也是小微企業從萌芽到壯大的四十年。在這條路途上,接連有企業倒下,但也有企業迎來新生。

在“毀滅與新生”的循環往復中,商業總是呈現螺旋式上升,並不斷在科技的輔助下衍生出新的模式。隨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促使一些企業從內到外都在發生某些驚人的改變,涉及到人員管理、財務管理、營銷推廣、銷售模式、供應鏈管理等方方面面,充分展現了科技與商業融合的魅力。

麥梯定製,一家專門開在大商場的服裝定製企業,因追求數字符號的求和理念而生,並在數字化技術的幫助下不斷髮展壯大,努力成長為男裝定製領域的頭部企業。

近日,麥梯定製創始人馬騰在《一億新中流》欄目中對其創業經歷進行了覆盤,並闡述了自己對如今小微企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以及數字化、智能化等問題的洞察思考,為其他小微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探索提供時代樣板。

新消費時代,小微企業機遇與挑戰並存

伴隨著中國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攀升,中國迎來一個消費全面升級的時代——在互聯網下成長起來的新一代消費群體正在崛起,一些消費者不再將商品價格、數量、商標等當做炫耀的資本,反而會糾結於“我為什麼要買”等問題;而一些消費者雖喜歡貨比三家,但也有可能為節省時間成本而買單;當然,也有相當大一部分消費者會關心購買渠道、售後服務等其他方面……總之,多元化的消費傾向給眾多小微企業提供了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但與此同時,管理上的瓶頸始終制約著小微企業的成長與發展壯大。通常情況下,小微企業的供應鏈信息資源整合利用能力較低,企業從前端到後端的數據信息存在某種程度的脫節;而如何在儘可能節省成本的基礎上,真正打通人貨場和供應鏈數據壁壘,為企業在新市場,新形勢贏得先機,成為眾多小微企業的一塊“心病”;此外,對擁有多家門店的小微企業而言,如何讓旗下的各家門店實現營銷、銷售、管理等方面的協同,從而提升工作效率,這對於管理者而言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在此背景下,小微企業的經營壓力巨大,常常行走在“死亡”邊緣。早在2010年,民建中央就發佈了一份題為《後危機時代中小企業轉型與創新的調查與建議》的專題調研報告,文中披露:中國中小企業平均壽命僅3.7年!而此前騰訊研究院發佈的《2017中國創新創業報告》也顯示,2017年“死亡”的創業企業樣本數為150家,其中有70家企業成立於2013年,佔比46.67%;成立於2012年的企業有26家,佔比17.33%;成立於2014年的死亡企業有19家,佔比為12.67%。“四年是創企最難熬過的一個坎”,《2017中國創新創業報告》負責人謝良兵表示。

數字化語境下,麥梯定製如何打造服裝定製行業樣板

實際上,作為曾經中國外貿出口的主力,近年來中國服裝行業也漸漸步入低迷。自2016起,森馬、貴人鳥等多家知名品牌的零售門店均迎來關店潮。No Agency曾預計,伴隨著美國和歐洲零售業的破產潮加劇,該趨勢會延續到中國市場的本土企業,2018年將是中國服飾零售企業破產“元年”。然而,在這一片看衰的市場環境中,麥梯定製卻能夠逆勢生長,著實令許多人驚訝。

提及服裝定製,許多人腦海裡總會湧現出這樣的畫面:古老的城堡、風度翩翩的紳士、技藝嫻熟的老裁縫……,難免會為其貼上一個高端奢華的標籤。但藉助數字化技術和手段,麥梯定製卻可以將“新零售”與“新制造”合二為一,為普通消費者量身定製一套符合個人性格特徵與氣質的服飾,實現高品質“私人訂製”。

“新零售”,即基於數據驅動對於商業的三個要素人、貨、場的再次重塑,真正建立以“以用戶為中心”的商業模式,而“麥梯定製首先是一家新零售企業”,麥梯定製創始人馬騰如是說。為了提升用戶體驗,麥梯定製將所有的門店都開設在Shopping Mall,並圍繞著用戶進行場景營銷、品牌推廣。當顧客踏入門店那一刻起,麥梯定製就制定了一系列將用戶轉變為粉絲的各種活動,包括紅包、抽獎等等。採用場景式營銷的手段,先從購買標品開始,讓消費者與麥梯定製一點點產生粘性,並可能將個人的尺寸數據、訂單數據、個人標籤等數據交由麥梯定製管理,而麥梯定製則籍此逐漸完成了人、貨、場的數據化進程。

另一方面,麥梯定製又是一家“新制造”企業。即以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去實現按需定製,跟互聯網結合起來,圍繞市場和消費者需求從B2C走向C2B。麥梯定製通過收集的用戶數據,經過中控系統分析,傳輸到後端的設計、製造等部門,從而為大規模的定製化服裝創造了必要條件。截至目前,麥梯定製已經對接了全國52家工廠、5萬家服裝定製小店、20萬家服裝定製從業人員等各種資源,並在數據的驅動下,源源不斷地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服裝定製服務。

正是在“新零售”、“新制造”的浪潮機遇下,麥梯定製才能一步步成長為男裝定製供應鏈平臺中的頭部企業。如今,麥梯定製的門店轉換率高達58%,老顧客復購率超過36%,顧客滿意率高達98%,在當下的服裝品牌中傲然屹立。

未來只有兩種公司:智公司和其他公司

不論是“新零售”,還是“新制造”,數字化運營都是其中的關鍵。2014年,恰逢麥梯定製開了第三家店,而此時的訂單管理、供應鏈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均陷入困境。基於此,麥梯定製一方面自己開發SaaS,另一方面也先後考察了市面上其他公司的多種產品,經過多方比對,最終選定了暢捷通。

對於麥梯定製而言,暢捷通給予的第一印象是“溝通無障礙”,深知客戶的需求,並在隨後的定向開發等方面收穫了不少驚喜。在暢捷通的“T+Cloud”、工作圈等產品幫助下,麥梯定製迅速成為一家“智公司”,並逐漸建立起一套包括智慧分析、智慧營銷、智慧銷售、智慧管理等四個環節的智慧化系統。

首先,智慧分析。基於線上電商以及線下門店收集到的使用戶大數據,一方面從消費者年齡、喜好等建立清晰的用戶畫像,為麥梯定製的營銷端提供決策;另一方面,還可以將麥梯定製供應鏈端的原料、物流等信息與消費者數據進行匹配,對服裝設計研發等環節形成指導性建議。

其次,智慧營銷。通過與客戶互動等方式,採集用戶的行為數據,經由中控系統分析消費人群的風格標籤,可以在營銷端做一些優化。比方說,如果顧客對掃碼關注等營銷方式比較反感,可以引導門店採用其他更符合情理、更加有效的營銷手段等等。

再次,智慧銷售。在門店的進銷存數據的基礎上,精準把握每個門店覆蓋人群的消費特徵,在產品研發、門店調撥貨品等方面做一些適當的改變,促使經營方式更加靈活、柔和。

最後,智慧管理。利用暢捷通的工作圈等產品,麥梯定製不僅實現了門店與總部的信息共享、高效協同,也使得各個門店的運營情況清晰可見,工作效率大為提升。而與此同時,在數字化的輔助下,麥梯定製可以精確分析員工成長與企業成長中的各種問題,不僅使得管理更加扁平化,並更進一步將管理的思維轉變為相互支持的思維,從而使得公司上下的關係更加和諧。

從拉新獲客、客戶運營到供應鏈管理、人員管理,暢捷通的數字化管理產品貫穿其中,幫助麥梯定製實現“人、財、貨、客”一體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驅動麥梯定製成為一家“智公司”。並且,隨著麥梯定製的數字化供應鏈管理系統“賦能”更多的設計師和買手,也使得“智公司”的理念從麥梯定製一家企業拓展至更多小微企業,從而產生了更大的商業價值。

誠如暢捷通總裁楊雨春先生所言:“未來只有兩種公司,智公司和其他公司”。在數字化轉型正成為企業生死線的當下,小微企業機遇和挑戰並存。要麼固守傳統理念,在“難熬的四年”中倒閉,要麼像麥梯定製一般藉助“智公司”理念完成蝶變,實現飛躍式提升,而這一點對於那些緊跟“互聯網+”風口的小微企業,尤為重要。

暢捷通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暢捷通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碼:1588.HK)是用友旗下成員企業。作為中國領先的小微企業財務及管理服務提供商,公司秉承“用創想與技術推動小微企業發展/進步”的使命,以員工快樂工作,成就事業,分享成功的平臺為願景,致力於為小微企業提供社交化、個性化、服務化、小量化的生意管理支持。

瞭解更多有關暢捷通的信息,敬請登錄http://www.chanjet.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