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是什意思

今天開始寫《繫辭》,“繫辭”本來說的是文王和周公所作的繫於卦爻之下的辭,就是今天的經文。可能有的朋友都能倒背如流。我要寫的《繫辭》其實是孔子的《繫辭.上下傳》,《朱子語類》中說:

《繫辭》之語,甚為精密,是《易》之括例,《繫辭》或言造化以及易,或言易以及造化,不出此理。

個人認為,《繫辭.傳》全面解讀了《周易》,孔子是已經登堂入室的易學大師,學易從《十翼》開始應該不會走偏。當然我也加上自己的理解和解讀,可能會跟很多易學前輩觀點不同。請朋友們姑妄看之。

一、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

《繫辭.傳》開篇第一句就是天尊地卑,乾坤定矣,這一段其實說的就是先天八卦。我看見很多結婚辦喜事的家裡也寫上“乾坤定矣”四個大字,說明乾坤定矣則可生六子。《周易參同契》第一句也是:乾坤易之門戶,眾卦之父母,坎離匡郭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是什意思

天尊地卑就是天地定位,先天八卦橫圖是八卦的自然生成之理,先天八卦圓圖描述就是八大自然現象。

天在上,地在下。遠在天邊,就讓人感覺神秘尊貴,所以皇帝貴為天子。太陽、月亮、星辰懸象於天,人們接近不了就會神秘幻想而嚮往,因此創造了許多神話讓人有心靈寄託。大地俯手可親近,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大地能為人類服務。山高人為峰,人們認為大地可征服,因而顯親近而謙卑。

乾坤定矣則可生六子,乾父得九,坤母得一,男卦震、坎、艮分別得八、七、六。女卦巽、離、兌分別得二、三、四。男卦成數遞減,女卦生數遞增。

天高在上,日、月懸象其間,地卑在下,山川湖澤成其形。天道有位,家庭人倫有長、幼之序。天象有高低無貴賤,家庭、社會上下有位而生貴賤,正如六爻卦中各爻關係:初難知,上易知;二多譽,五多功;三多兇,四多懼。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是什意思

乾二升五陽升在上為貴,坤五降二陰降在下為賤,天地交泰。萬物效此各得其位而生貴賤。

二、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日月循環有常,天動地靜,山靜水動,陽動陰靜都有常,風、雷、雲、雨則變幻無常。剛、柔者,陰、陽爻也。剛柔相推而吉凶生,爻變無非是下生一陰或一陽,上去一陰或一陽,卦有變化則可斷吉凶。

方以類聚,物以群分,說的是後天八卦,後天八卦講方位。乾統三男於東北,坤領三女於西南,各以類聚。洛書二、八互換,後天八卦坤、艮相交,天地陰陽開始變化。坤、艮為乾土、溼土。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乾土變溼土。風和日麗,陽光普照,溼土變乾土。乾土、溼土相摩而萬物生。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是什意思

動物、植物按族群分,什麼地方適合生長什麼由自然決定,物種適應大自然而進化。有物就需要資源,有資源就有競爭。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有人就江湖,有江湖就有紛爭,大至國家小至家庭都會有吉凶生。所謂卦爻吉凶無非是失得之象。

三、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是什意思

懸象乎莫大於日月。日月相推而生寒暑。日有東昇西落,月有陰晴圓缺,風雷雲電變幻無常。在天無法把控只能觀象。遠的,捉摸不到只能內化成頭腦中的象。在地成形,山河湖海草木皆俱形,有形就可改造和利用。

在天有春夏秋冬,應乎地有東南西北,木火相生,金水相斂,消息盈虛,有象有形就成其變化,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就形成了天地之間千變萬化。

所以孔子《繫辭.傳》開篇短短几句話,就概括了易經的源頭和作用。朋友可再慢慢悟出更多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