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不可複製,失敗大抵相似—100個農村電商失敗案例背後真相

成功不可複製,失敗大抵相似—100個農村電商失敗案例背後真相

導讀:

馬雲曾經在湖畔大學上說過,成功不可複製,現在成功也不能代表未來就一定成功,但是失敗了就一定是失敗了,所以我們不傳授成功經驗,只研究失敗案例,讓仍然堅持在創業的青年企業家少走彎路,避開一些創業路上的坑。

我們研究了100個農村電商創業失敗案例,

並對導致失敗的因素進行歸納分析,

推演出農村電商創業失敗的真相。

場景一(回鄉創業坑):

小張34歲,在廣東打工多年,小有積蓄,但因常年在外拼搏,家中母親無人照顧,過年回四川老家,聽人說當地政府正在全力支持返鄉創業,補貼資金貼息貸款等優惠政策,於是小張帶著幾十萬積蓄,回鄉辦廠,想組織當地特色農產品通過網絡賣進城市,卻沒想到產品生產完掛到網上無人問津,各大網站做活動推廣,營銷經費花了不少,訂單很少,工人工資發放困難,整天愁眉苦臉道互聯網是個坑……

場景二(農村電商服務站坑):

小李22歲,大學專科畢業,去一傢俬企實習三個月,感覺工資低時間不自由,於是離職回家,正好遇上縣城招募農村電商服務站長,於是經過申請面試培訓考核等過程,終於成為一名合格的站長,在離家不遠的街上做起來代買代賣的生意,經營幾個月後發現,村民網購意識太低,而且售後服務非常難做,每月只能賺兩三千,離自己想象的創業致富相差甚遠……

這些都是農村電商創業浪潮下拍死在沙灘上鮮活的螃蟹,農村電商創業失敗,究其原因到底是什麼?

先看看大家怎麼說:

1、農村農產品規模化標準化程度低,農產品品質難以保證;

2、農村物流配送成本高,冷鏈條件不完善;

3、農村互聯網基礎設施差,村民網絡意識不強,

4、農村電商專業人才缺乏,配套服務不健全。

這麼說都沒毛病,但這些都是大家知曉的因素,沒說到關鍵因素點上,農村電商創業失敗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成功不可複製,失敗大抵相似—100個農村電商失敗案例背後真相

農村電商失敗因素

1、需求不匹配是導致農村電商創業失敗最大因素,

佔比57.94%

1、缺乏市場需求調研,盲目生產,導致有貨無市無價;

2、產品定位不清晰,盲目跟風,找不到目標客戶需求;

3、缺乏用戶思維,包裝設計差,售後及用戶體驗太差;

4、沒有專注自身優勢,做大產業鏈,投資耗盡至虧損;

2、28.57%的創業失敗因素跟產品供給側有關

1、產品缺乏規模,標準化程度低,貨源不穩定;

2、產品供應鏈配套體系不成熟,電商化改造困難;

3、因生產管理技術不成熟,及氣候等因素導致品質差;

4、缺乏專業品控體系和物流配送設計,產品品質不穩定;

3、創業團隊運營及市場營銷不專業因素影響創業失敗

佔比13.49%

1、銷售渠道單一傳統,抗風險能力低;

2、錯誤的市場營銷策略,高投入低迴報;

3、缺乏以用戶為中心的營銷思維,盲目吸引流量難轉化;

4、售後及客戶服務不夠專注,客戶流失率高。

如果你也是農村電商創業者,請自觀自省,是否也佔有以上這些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