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信的網癮中心都關了,家庭教育的失敗別甩鍋遊戲了

這兩天,一條消息迅速佔領了朋友圈。2月20日,網友@未消逝的青春2015 發微博稱:"到場確認,網戒中心關停了。"距離楊永信和他的網癮戒除中心被曝光已經11年了,可楊永信帶來的恐懼依然困擾著人們。對很多人來說,楊永信的名字本身就是一部恐怖片。

楊永信的網癮中心都關了,家庭教育的失敗別甩鍋遊戲了

資料上出生於1962年6月的楊永信是臨沂市第四人民醫院副院長,臨沂市網絡成癮戒治中心主任,被稱為"全國戒網癮專家"。08年的時候,楊永信以網癮少年們的救世主的姿態,突然出現在公眾面前。先是在當地人口中傳開,然後上了央視《戰網魔》紀錄片,最後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因"電擊療法"而引發巨大爭議。

楊永信的網癮中心都關了,家庭教育的失敗別甩鍋遊戲了

2009年之後,臨沂網戒中心一度淡出媒體視野。該中心上一次重回媒體視野是在2018年10月22日。一位網友發佈的名為"十三號室的叫聲"的視頻中顯示,臨沂市第四人民醫院中,不斷傳來疑似孩子的尖叫聲和斷斷續續哭喊"媽媽"的聲音。

楊永信的網癮中心都關了,家庭教育的失敗別甩鍋遊戲了

國內多家媒體均對其涉嫌"電擊、捆綁、限制人身自由"等"療法"進行了曝光。楊永信網戒中心的壽終正寢,讓許多人鬆了一口氣。不過,關於楊永信的爭議,並未因此畫上句號。其中更是反映出父母在教育上出現的問題。如親子溝通,以及父母對孩子的教養方式上出了問題。

在與孩子相處的時候是不是曾經對孩子使用過暴力的,對孩子有過過度溺愛的,過於忙自己的事情而不顧及孩子的,有過不尊重孩子獨立人格、經常在言語中刺傷孩子的,作為父母不懂得該怎麼和孩子溝通的。不能總打著"救救孩子"的名義推脫責任,從自己的身上多找找根源。良好的教育是關鍵,家庭教育的缺失才是孩子沉迷遊戲的原因。

楊永信的網癮中心都關了,家庭教育的失敗別甩鍋遊戲了

近日,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China Youth & Children Research Center)發佈了《中小學生網絡遊戲的認知、態度、行為研究報告》報告。報告中指出家庭關係越和諧,孩子游戲沉迷比例越低。

來自忽視型家庭和專制型家庭的孩子更容易沉迷網遊,而且來自忽視型和專制型家庭的孩子,其玩遊戲的時長普遍更長,父母對孩子越冷漠,或者對孩子的控制越嚴,孩子花在網絡遊戲上的錢反而更多。越關愛孩子,孩子越沒那麼熱衷於玩網絡遊戲;父母對孩子越冷漠,或者對孩子的控制越嚴,反而會導致孩子更加熱衷網絡遊戲。

楊永信的網癮中心都關了,家庭教育的失敗別甩鍋遊戲了

在父母管理孩子玩網絡遊戲方面,開明的家庭往往採取設定規則的方式,如規定遊戲時間、監督玩遊戲時間、規定某些類型遊戲不許玩等,孩子也有較好的學習成績;反之,在嚴苛的家庭中,父母容易採取"嚴防"的措施,孩子成績也相對較差。

楊永信的網癮中心都關了,家庭教育的失敗別甩鍋遊戲了

加利福尼亞大學王教授曾在期刊New Media & Society上表示一起玩遊戲可以提升家庭幸福感和家庭親密。即便是原本家庭溝通和親密感較差的家庭也可以從中受益。遊戲並不是洪水猛獸,它是一把雙刃劍,你能利用好它,你的孩子不僅不會沉迷於遊戲,還能從中受益匪淺。良好的教育是關鍵,家庭教育的缺失才是孩子沉迷遊戲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