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譽減值測試vs商譽攤銷,那個更適合中國國情!

$中國平安(SH601318)$$平安銀行(SZ000001)$$五糧液(SZ000858)$

商譽通常是指企業在同等條件下,能獲得高於正常投資報酬率所形成的價值。這是由於企業所處地理位置的優勢、或是由於經營效率高、歷史悠久、人員素質高等多種原因,與同行企業比較,可以獲得超額利潤。 [1]

商譽是指能在未來期間為企業經營帶來超額利潤的潛在經濟價值,或一家企業預期的獲利能力超過可辨認資產正常獲利能力(如社會平均投資回報率)的資本化價值。商譽是企業整體價值的組成部分。在企業合併時,它是購買企業投資成本超過被合併企業淨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

關於商譽的會計處理,國際通行的準則是上市公司對商譽做減值測試,通過減值測試來判斷是否需要進行商譽減值。

針對減值測試這個商譽處理方法,我們看其優缺點是什麼?

優點:

1、對比硬性攤銷,減值測試“聽起來”更合理。例如某企業購買了貴州茅臺,貴州茅臺的淨資產為1024億,市值高達8700億,購買產生的商譽為7676億。針對貴州茅臺這個A股第一品牌,有必要進行商譽減值嗎。完全沒有必要。貴州茅臺的例子說明,由上市公司對於併購企業進行商譽減值測試更合理。

2、減值測試可以鼓勵企業併購。為什麼這麼說呢?還是以茅臺為例,按照8700億買入茅臺,如果不進行商譽減值。考慮到茅臺2018年340億的淨利潤,再假定未來幾年淨利潤保持10%的增長。怎麼看這都是非常好的一樁併購。但是如果採用攤銷法,假定攤銷30年。那麼2018年需要攤銷256億。這種情況下,用7800億購買茅臺,在2018的產生的利潤為84億。財務報表很難看。

缺點:

1·、有利益輸出嫌疑:上市公司高價收購其他企業,而且沒有商譽攤銷要求。這種情況下,併購行為對於上市公司的業績壓力不足。不排除有些上市公司通過高價併購,轉移及輸送利益。

2、上市公司自行進行商譽減值判斷,自主權過大。證監會的《會計監管風險提示第8號——商譽減值》已經說明上市公司自行進行商譽減值測試活動存在不作為,和權力濫用情況。

商譽攤銷的優缺點:

優點:

1、由於商譽攤銷會長期影響企業利潤,會導致企業併購行為更為慎重、合理。減少利益輸送空間。

2、對於打擊虛高的資產價值有幫助。讓企業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產品及自身內生髮展上,而不是總想通過資本上市牟利及套現。

缺點:

1、對於剛才舉的貴州茅臺併購案,商譽攤銷方式並不合理。攤銷方式過於死板。

二馬綜評:

從上面的分析看,兩種不同的商譽處理方式各有優缺點。二馬嚴重支持攤銷方式。攤銷方式看似死板,不合理。但是從公平,易監管,讓上市公司迴歸實業發展,而不是總琢磨如何通過資本市場牟利,甚至是坑蒙拐騙。總體看,攤銷方式是更適合我國國情的一種針對商譽的會計處理方式。

商譽減值測試vs商譽攤銷,那個更適合中國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