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打扫心灵上的灰尘

“心灵的房间,长时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蒙尘的心,会变得暗淡和沉重;蒙尘的人,会变得阴暗和迷茫”。因此,要经常打扫心灵上的灰尘,保持心灵的纯净。那么应该如何打扫心灵上的灰尘?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叁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也指出:“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息;轻以约,故人乐为善”。只有经常反省自己的过失,才能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纯正自己的思想和精神操守;只有守住心灵的一方净土,才能真正做到“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也只有及时消除心中的杂念,才能做到抵制各种诱惑,始终做到拒腐蚀永不沾。在物欲横流之中,坚守和培育属于自己的精神花园,做一个精神丰富的人。感受身边哪怕只是微小的幸福和感动,体会身边哪怕只是点滴的欢笑和泪水,从而在不断的自省中找回心态的平和与心灵的纯净。

与物质世界的灰尘相比,精神世界的灰尘看不见、摸不着,更具有隐蔽性,更容易在精神世界积起厚厚的一层,让生命蒙尘,让心灵失色。灰尘的存在是客观现实,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之中,任何人都不是圣人,都会面对这样或那样的物质诱惑,甚至遭受这样或那样的欲望折磨。但高尚之所以高尚,就是因为能够克服自私、贪欲、浮躁、懒散、冷漠、傲慢、偏执、狭隘和仇恨,始终保持一种美丽而优雅的心境。

从无知走向成熟,需要一个过程;从高尚走向堕落,也需要一个过程。一粒灰尘落下,到若干灰尘积聚在一起,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那些腐化堕落的人,都有这样一个类似的过程。开始时都会心惊肉跳,都明白这样做是在走向堕落,但抱着一种侥幸心理,对自己无限宽容和放纵,不再注重学习,不再注重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改造,在金钱、美色、享受面前放弃了自己的信仰,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成了自己谋利的工具。久而久之,这些人就习惯了灰尘的存在,甚至把灰尘当成了生命中必然的东西,不擦拭,不打扫。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让身上的灰尘越积越厚,直至使自己完全变质。

只有经常打扫心灵上的灰尘,才能使我们的心灵远离世俗灰尘的蒙蔽,保持一颗纯洁的心灵;只有经常打扫心灵上的灰尘,才能收获“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谢,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淡定。

经常打扫心灵上的灰尘
经常打扫心灵上的灰尘
经常打扫心灵上的灰尘
经常打扫心灵上的灰尘
经常打扫心灵上的灰尘
经常打扫心灵上的灰尘
经常打扫心灵上的灰尘
经常打扫心灵上的灰尘
经常打扫心灵上的灰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