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消费总额排名,上海为什么敌不过西安


春节消费总额排名,上海为什么敌不过西安

文丨西部君

春节小长假刚过,过去的七天,是买买买的消费黄金周,人们集中置办年货、吃年夜饭、逛庙会、购买年节礼品等等。日前商务部门的监测数据显示,除夕至正月初六(2月4日至10日),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10050亿元,比去年春节黄金周增长8.5%。

这是零售和餐饮销售总额首次破万亿,相当于什么概念呢?2017年安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111192.6亿元。也就是说,过去七天全国人民花去了安徽全省一年的消费额度。

国人春节消费总额破万亿之外,更值得关注的是增长趋势。2012年,全国的春节零售餐饮销售额只有4700亿,短短7年时间,春节消费总量就翻了一番,这背后是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全国的GDP是54万亿,而2018年的GDP是90万亿,增速低于春节的销售总额。可见,国人的春节消费增长水平跑赢了GDP。

当然,2012年至今春节销售总额同比增幅,依次为16.2%,14.7%,13.3%,11%,11.2%,11.4%,10.2%。今年8.5%的增速,首次跌破个位数,创下了新低,它说明春节消费增长遇到了瓶颈期。

此外考虑到春节旅游增速也跌入个位数,春节观影人次大幅下滑等数据,的确如一些财经人士所言,“这个春节,大家突然不舍得花钱了”。

不过从各地来看,情况又有所不同。西部君对各地商务部门已公布的数据进行了梳理。比如四川省预计,春节七天全省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45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0.6%左右。

再如上海市,春节期间7天共发生消费177.3亿元;河南省的数据显示,全省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496亿元,同比增长10.7%;经济强省江苏,春节全省实现销售额约144.5亿元;湖北则是约274.3亿元,增长10.6%;春节陕西商品市场实现销售额316.3亿元,同比增11.6%。

春节消费总额排名,上海为什么敌不过西安

上述已经公布数据,可以看出一个重要规律——春节期间的零售和餐饮消费总额排名,和经济强弱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

比如江苏的发展水平排在全国第二,GDP总量为92595.4亿元,是排在全国第五的河南的两倍左右。不过春节期间的消费数据,江苏只有144.5亿元,河南则达到496亿元,后者是前者的三倍多。江苏的春节消费,甚至要低于经济总量排全国第十五的陕西。

这种春节消费排名的不规律状况,在具体的城市间也能看出。比如上海是177.3亿元,陕西的西安,经济处于全国二十强的边缘,春节消费总额却达到183.9亿元左右,成都官方预计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有150亿元。

撇开经济总量不谈,论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江苏要高于河南和湖北、陕西等地,上海则要高于西安,与成都的差距也不小。那么为什么春节消费强弱格局,却反过来?

一个重要原因是春节期间的人口回流。不久前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蓝皮书》显示,流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城市,正是上海、广州、深圳、北京四大一线城市,其中上海、广州常住流动人口在900万以上。具体的占比来看,广州、深圳、珠海的外来流动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都在60%以上。

春节消费总额排名,上海为什么敌不过西安

等到春节,这些外来务工人员返乡过年,他们的消费场景从北上广深等工作地,转移到中西部的户籍所在地,像江苏、上海等外来人口集中的地区,留居过年的人数锐减后,消费总额自然跟着减少。

所以,反倒是那些经济沦陷的劳动力输出地,随着大量打工者回乡过年,春节期间消费数据能够迎来爆炸式的增长。而且,过年是国人消费欲望集中爆发的窗口期,日常生活再节省的人,这七天也会大手脚花钱,并且是用工作地一线城市的消费水平来花钱。

对中西部落后地区来说,青壮年劳动力外流,春节成了他们反哺家乡的仅有时机,春节消费总额也是为数不多落后地区可能赶超重点城市的领域。只是问题在于,一旦他们回到工作所在地,中西部的劳动力大省,将恢复到人口流失的状态。

考虑到反向春运的崛起,北上广深的打拼者,将他们的父母接到外地过年,未来落后地区的春节消费总额,以及它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不可避免将继续减少。站在这个角度看,城市发展和区域竞争的马太效应还将越来越显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