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 耍了數城人——溫州少年失蹤事件的反思

一個人 耍了數城人——溫州少年失蹤事件的反思

前兩天,朋友圈被一則“ 溫州11歲男孩失聯四天!”的尋人啟事給刷屏了。

起初,習慣了事情突然反轉的我,只是抱著旁觀的心態來看待。第二天,鋪天蓋地的,圖片,視屏,朋友圈裡全部開始轉發,並且一個比一個情真意切,一個比一個焦急,雖然也有一些看上去並且會有一些闢謠帖出現,在這樣的情緒感染下,我也轉發了相關的消息。然後,朋友圈裡非溫州的朋友全部轉發,雖然有人質疑事情的真偽,但溫州的朋友們紛紛出來確認此事。

如此這般,就在我已經非常確定這是一件真實的的時候,然後今天,當地警方的聲明出來了。事情極大反轉,原來這只是男孩父母離婚過程中的一個鬧劇。一個男孩母親自編自導自演的鬧劇。

雖然知道是個鬧劇,但當知道孩子平安,心裡還是鬆了一口長氣的。

但其實,心裡還有另一個聲音再說少年走失事件是否還會出現反轉呢?

也許就是因為這類的新聞看得多了,我們的心就會變的越來越冷漠。

因為,事情無論多感人,多悲情,總會在我們入戲時,來個180度反轉,在我們即將又入戲時,又來個180度的反轉,在不停的反轉中,感覺我們就像是那個被花蜜誘導的蜂群一般,盲目而辛勞


一個人 耍了數城人——溫州少年失蹤事件的反思

幾年前,走在路上,有人向我借錢坐公交車,我會毫不猶豫的遞給他;有揹著口袋,操著一口生硬的普通話的人,向我要幾塊錢吃飯,我也會毫不猶豫的給他。

可是,現在,早晨的公交車站,再次遇到伸手向我乞討飯錢的人,我會冷漠而生硬的告訴他,我也沒有吃早飯呢;

一個人 耍了數城人——溫州少年失蹤事件的反思

當在高鐵站裡遇到狀似一臉焦急的向我借幾十塊錢湊夠回家車票的人,我會慢慢的一步一步的套路他直到他拿出手機,然後再一臉冷漠而義正辭嚴的告訴他,你有手機,你有微信,你好手好腳,你寧願向一個陌生人張口要錢而不願意向家人要,這就是你所謂的不好意思,你的臉呢?

有些時候,回想一下,也許,人家可能是真的暫時遇到困難了。

然而,就是這一類的事件,讓我們下意識裡不願意再去相信,不願意讓自己的善良被利用。

所以,如果再遇到這類事件,你還願意付出你的善良和信任麼?還是純粹以一個旁觀者的心態等待事情的反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