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梨的孔融,是道德楷模還是偽君子?

從小就從各種途徑聽到孔融讓梨的故事,在《世說新語》和《續漢書》中都有記載,可是就這樣一位中華歷史上的孝道楷模,卻被曹操以“不孝”的罪名處死。孔融是否真的不孝,他又是怎麼得罪曹操的呢?

讓梨的孔融,是道德楷模還是偽君子?

孔融讓梨

不敵黃巾,兵敗袁紹

孔融從小便負有盛名,也是“建安七子”之一,任虎賁中郎將時得罪了權臣董卓,常常言詞激辯,最終被派去北海國當國相。當時北海國黃巾軍活動猖獗,孔融雖然也算勵精圖治,但還是屢屢戰敗。有一次孔融被黃巾軍管亥圍困,情況十分危險,於是派太史慈向當時的平原國相劉備求援,默默無聞的劉備還很驚訝的說:“孔北海還知道天下有個劉備呢。”隨後派兵解圍。

建安九年,袁紹之子袁譚大兵壓境,圍攻青州。時任青州刺史的孔融在“流矢雨集,戈矛內接”之時,仍憑几讀書,談笑自若。如果孔融勝了的話,他的表現自然也能配得上“泰山崩於前而不驚”的美名。可是他卻敗了,敗了之後又拋下妻兒連夜逃跑。最終妻兒三人被袁譚俘虜殺害。不知道我們這位“孔淡定”事後還能不能談笑自若。

讓梨的孔融,是道德楷模還是偽君子?

流矢雨集

投奔曹操,出言不遜

孔融知道袁紹、曹操有篡奪漢室的野心,不恥與其二人為伍。曾經他的幕僚左承祖勸他結識袁紹或者曹操,結果被孔融一怒之下殺害。後來投奔到曹操帳下,自然是心不甘情不願,加之自負於自己的才氣秉性,常常對曹操出言不遜,曹操也是礙於孔融的名聲一忍再忍。

曹操攻下鄴城,把袁熙的妻子賜給自己的兒子曹丕做老婆。孔融看不慣,便寫信譏諷曹操:“武王伐紂,把妲己賞賜給了周公。”曹操不明白問孔融什麼意思,他卻毫不在意地回答:按現在的狀況可不就是這樣麼。自此,二人這樑子也算是結下了。

曹操徵烏桓,孔融說他像土匪一樣欺負弱小。當時饑荒戰亂,曹操頒佈禁酒令,孔融是個嗜酒如命的人,一聽便不高興了。寫了一篇《難曹公表制禁酒書》來公開反對禁酒令。列舉了許多聖賢因酒建功立業的例子,並讚美酒之為德久矣。明晃晃和曹操對著幹。

讓梨的孔融,是道德楷模還是偽君子?

影視劇曹操

以“違反天道,敗倫亂禮”誅殺孔融一家

曹操作為亂世梟雄,以統一天下為己任,對孔融的挑釁也是一忍再忍。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曹操的忍讓使孔融更加變本加厲,或者因為他從來在心裡就看不上曹操。像孔融這樣自負才氣抱負又言辭激勵毫無顧忌,找到些把柄並不困難。

他“親自無親論”的言論更是讓人驚駭,說,“父親有什麼可孝順的,子女不過是他一時情慾的產物,母親有什麼恩情呢,不過是像瓶子裡寄存了一件東西,分離後和瓶子又有什麼關係。”這話放到現在也是大逆不道,更別說在當時還特別提倡孝道,況且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孫,出此言論,作為孔子後人也實為不妥。曹操也因為孔融種種不當言論為由,以不忠不孝的罪名誅殺了孔融一家。

以不忠不孝的罪名處死孔融這位道德楷模,也是曹操給予他的最大諷刺。其實孔融一生也是以匡扶漢室為己任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也導致了他們最終的對立。與其說他死在了曹操的手裡,不如說他死在了自己的嘴上。孔融可能不是一個偽君子,但他放蕩不羈的言行使他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