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不代表有效率,更不代表有效益

说到孩之宝,可能没有多少人知道它是干嘛的,甚至很多人没有听过,但说起《变形金刚》,几乎家喻户晓、众人皆知。可有谁知道,孩之宝这家公司当年只是单纯的想让自己的玩具更好卖一点,所以才拍了一部《变形金刚》。

最近在看一本管理类的书籍,起初是因为作者的序言吸引了我。作者是一家企业管理公司的老板,主营业务是企业运营管理类的软件,而他出这本书的目的竟是为了让公司的管理软件更加好卖一点而已。结果软件没卖出去,书倒是成了畅销书,成了管理学的经典之作。


忙碌,不代表有效率,更不代表有效益



这本书让我想到了一个问题,我们平日里总是忙忙碌碌,大会小会的研究新的方式、方法和思路,总是将提高人效挂在嘴边。但我们所有的忙碌真的能让效率得到提升吗?即便效率得到提升,效益能提升吗?

不管是员工还是管理者,或是公司,我们的目的或者说目标其实是一样的:创造效益。我们的目标不是为了让我们变得忙碌,不是为了提升我们的效率,而是创造效益、提升效益。如果这个最终目标没有搞清楚,那么所有的忙碌都可以称之为瞎忙。

有一家公司,一个月销售额大概在四百万左右,老板想要提升一下,于是将工作时间由原来的965调整为996,当月业务提升了20%,次月后逐月递减,最终仍然回到了原点。老板说这样不行,要提高效率,于是很多员工都能很快的完成本职工作,然后坐等下班,效益仍然没有明显的提升。


忙碌,不代表有效率,更不代表有效益



有一家工厂,效益一直不好,于是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运行了一个月之后,车间主任异常兴奋的告诉老板,生产能力提升了40%,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老板一言不发,甩给他一张财务报表,上面显示当月的效益却并没有明显提升。

事实上,虽然车间的生产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但不能保证订单交付能力上升,不能保证存货积压能力上升,甚至不能保证产量也跟着上升,更不能保证效益绝对上升。虽然你的生产能力效率提升了,但是工厂倒闭了有什么用呢?

我不知道这样说大家能不能够理解,我再举一个例子:假如你有两个员工,工作流程是一个完成之后交给另一个完成。如果其中一个效率很高,则必然导致另一个员工那里存在大量积压工作,在不增加人手的情况下,作为领导你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忙碌,不代表有效率,更不代表有效益


当然,在简单的工作流程中,我们能够很容易的发现问题,但在复杂的工作流程中,我们往往看不到关键问题。我们能看到的就是一部分人在拼命的加班加点工作,一部分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一边是严重拖延的订单,另一边是堆积如山的半成品。

同样,在职场的办公室里,我们经常看到的是所有人都在忙忙碌碌,每个人都在加班熬夜,但业务仍然没有多大起色,业绩始终上不去,没有明显突破。不是大家不够努力,而是流程出了问题,大家虽然都在忙,但都在瞎忙,看似效率得到提升,其实是在增加工作成本和管理成本。

假设我们将一个工作的流程分为A、B、C、D四个环节,通常我们做事的方式有以下几种:一种是按部就班,先把前面做了,后面有时间就做的细一点,没时间就粗糙一点。一种是根据优势来,先把擅长的做完,然后慢慢啃不擅长的。还有一种就是会提前规划一下,到了什么时间点做什么事情,但这种最怕的就是突发情况。

无论是上面哪一种做事方式,虽然在足部地区让我们的效率大大提升,但在最终的结果上并不会有惊喜,会让我们的效率在某个环节被大量消耗和浪费。


忙碌,不代表有效率,更不代表有效益


这又叫做“瓶颈理论”,或者叫“木桶效应”最终的结果往往受制于“瓶颈”的突破效率。既然是“瓶颈”,说明这个环节效率一定不高,如果把大量的时间用在效率低的环节上,会有好的结果吗?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绕开这个“瓶颈”呢?

我们可以根据大数据或者经验,首先判断哪个环节可能是瓶颈,然后所有的流程都围绕提升这个环节的效率展开,注意不是花大量时间在这个环节,而是看这个环节是否有优化的空间。或是我们可以找找在其他环节中,可以顺带解决瓶颈环节问题的方式,甚至找到不需要该环节就可以直达结果的工作方式。

忙碌,不代表有效率,我们更不能把效率等同于效益。我们的目标是创造效益、提升效益,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屁股决定脑袋,本质上并没有什么错误,但那些追求局部效率的系统或组织,往往是最没有效率的系统或组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