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莲花观音法像图壁画

壁画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绘画样式。中国壁画历史悠久,迄今发现最古老的壁画,可上溯到五千多年前。古代墓葬壁画是中国壁画艺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深藏地下的绘画作品向我们展示了过往时代的真实历史面貌,填补了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些空白。

藏传佛教:莲花观音法像图壁画

壁画一开始就不同程度地具有中国气派和民族风格,形成自成体系的中国式佛教艺术。在这方面,古代画家们。立下了丰功伟绩。值得称道的,是在继承和发扬民族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外来艺术时他们那种宏伟的气魄和抉择精严的态度。

藏传佛教:莲花观音法像图壁画

作为宗教艺术来说,它是壁画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各种佛像------三世佛、七世佛、释迦、多宝佛、贤劫千佛等;各种菩萨------文殊、普贤、观音、势至等;天龙八部------天王、龙王、夜叉、飞天、阿修罗、迦楼罗(金翅鸟王)、紧那罗(乐天)、大蟒神等等。这些佛像大都画在说法图中。仅莫高窟壁画中的说法图就有933幅,各种神态各异的佛像12208身。

藏传佛教:莲花观音法像图壁画

唐代壁画题材非常丰富,大致可归纳为:净土变相,经变故事画,佛、菩萨等像,供养人。净土变相的构图利用建筑物的透视造成空间深广的印象,复杂丰富的画面仍非常紧凑完整,是绘画艺术发展中一重要突破,一直被后世所摹仿、复制并长期流传。经变故事画以零窟和三三五窟的图像作为代表,内容丰富而多变,场面和情节被处理得真实有趣。绘画和雕刻中的佛、菩萨等像在唐代的佛教美术中是一重要创造,这些形象所表现出来的动作及表情比前代更加多样化了,出现了多种坐、立、行走、飞翔中的生动姿态,特别是唐代菩萨的形象为古代美术中理想与现实成功结合的重要范例。唐代供养人壁画精心描绘了上层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一三零窟盛唐时期乐庭瑰和他的妻子王氏的供养像是优秀的代表作,有名的还有《张议潮夫妇的出行图》等。

藏传佛教:莲花观音法像图壁画

此幅莲花观音法像图壁画;高:90cm、宽:60cm;此法像头戴天冠,高发髻上立宝珠,宝缯于耳侧上飘,余发、耳珰垂肩,袒上身,戴项饰、璎珞、手镯;手持一莲花,开脸清晰。此造像造型规整端庄,制作精制,比例匀称,体态优美,雍容华贵。乃不可多得的艺术藏品。观世音菩萨就是人们心中永远的信仰希冀。因此,自古以来的观音形象作品多不胜数,具有很高的收藏鉴赏价值。

藏传佛教:莲花观音法像图壁画

佛像壁画收藏文化的兴起使得古代佛像也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除了商家对藏品的大肆宣传推销外,就其本身艺术价值来说也是很值得收藏的。2014年开始,佛像壁画在古玩收藏界极度火爆,一路带领佛像类藏品突破百万千万元大关。多年来,收藏大军不断壮大,佛像收藏具有无法估量的商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