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禽捱打通過“橋樹和梓樹” 啟示我們一定要懂得禮儀禮貌!

周朝開國後,周武王死了,於是周公便輔佐成王,主持國政。

他的兒子伯禽和小叔叔康叔,一起去朝見周公。連續去了三次,周公都一句話也不說,就把伯禽打了一頓。伯禽捱了三次打,還是一頭霧水,不知道自己那兒錯了,得罪了父親?而康叔在一邊看著,也嚇傻了,不知這是怎麼回事。

伯禽捱打通過“橋樹和梓樹” 啟示我們一定要懂得禮儀禮貌!

伯禽年紀和小叔叔相近,感情最好。兩個人研究原因,康叔也說不出所以然來。雖然沒有打他,但老看著伯禽莫明其妙的捱打,也不是辦法呀!又不敢去問周公。康叔想了想,說:“聽說,我國有個賢人商子,我們去請教他吧!”

伯禽捱打通過“橋樹和梓樹” 啟示我們一定要懂得禮儀禮貌!

叔侄兩人就到商子家去,向商子求教。商子看到他們叔侄兩個並肩進門,康叔還沒開口,伯禽就搶先說:“我是周公的兒子,這是我的小叔叔。我和小叔叔一起去朝見父親,父親老是一句話不說,就打我;已經連打了三次了。我是兒子,去朝見父親也有錯嗎?也不知他為了什麼,您能不能教導我,讓我不再莫明其妙的捱打呢?”

伯禽捱打通過“橋樹和梓樹” 啟示我們一定要懂得禮儀禮貌!

商子看看他們,說:“你們兩個何不到南山的南邊去看看?那兒有一棵橋樹,你們看了回來再說。”伯禽和康叔去了,果然看見一棵橋樹,高大挺拔,像一個仰著頭的巨人。他們回到商子那兒,把觀感告訴了商子。商子說:“你們的觀察,一點也不錯。你們兩個再到南山的北邊去,在南山北邊,有一棵梓樹,你們再去看看吧。”兩個人不明所以,還是乖乖地去了。那一棵梓樹,枝葉很繁茂,樹幹卻是彎曲低伏的。兩人回到商子那裡,又向商子報告了觀察結果。

伯禽捱打通過“橋樹和梓樹” 啟示我們一定要懂得禮儀禮貌!

商子對伯禽說:“橋樹,就像是父親、尊長。而梓樹,就像是兒子、晚輩。你該學學梓樹,那才合於為子之道呀!”伯禽聽了,恍然大悟;父親打他,不是不愛他,而是認為他太沒有長幼尊卑的禮貌了。

他回想三次去見父親,都是和小叔叔並肩而行,一路說說笑笑,大搖大擺的一起進門。進門之後,見到父親,也並沒有依禮急趨向前,跪地向父親請安,只和康叔一樣,拱手躬身為禮就算了。若照長幼尊卑的禮貌來說,父親打他,實在是一點也不冤枉!

伯禽捱打通過“橋樹和梓樹” 啟示我們一定要懂得禮儀禮貌!

伯禽和康叔第四度再去朝見周公。這一次,康叔走在前面,伯禽跟隨在後。進入廳堂,康叔向周公拱手躬身為禮。他則急趨向前,跪地向周公請安。這一次周公不但沒有打他,還很高興的摸摸他的頭表示嘉勉,又留他和康叔吃飯

伯禽捱打通過“橋樹和梓樹” 啟示我們一定要懂得禮儀禮貌!

。問他:“你們好像有高人指點過了,你們去見過誰呀?”伯禽恭敬地回答說:“是我國的賢人商子。”又告訴周公見商子的經過。周公連連點頭,讚美:“商子,可真是個知禮的君子呀!”

這個典故也正是在弘揚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通過“橋樹和梓樹”故事告訴我們,長有尊卑要有順序,一定不能僭越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