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倪說22 周公代理國政,用“周公吐哺”告誡伯禽

周武王在推翻商紂王統治三年後去世,當時他的兒子周成王還很小,尚在襁褓之中。周公旦無奈之下就代替周成王管理國政。周公旦在攝政的七年時間裡,提出了各方面的帶根本性的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長子繼承法和井田制。周公旦代替周成王攝政的第七年決定還政給周成王,正式確立了周王朝的嫡長子繼承製,這些制度的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緣為紐帶,把家族和國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倫理融合在一起,這一制度的形成對中國封建社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為周族八百年的統治奠定了基礎。西漢政論家賈誼對周公旦做出如下評價:孔子之前,黃帝之後,於中國有大關係者,周公一人而已。

歷史倪說22 周公代理國政,用“周公吐哺”告誡伯禽

為了瞭解周公旦一心為國所受的內心煎熬,以及外部壓力。我們在這裡講一個叫周公吐哺的故事。

周武王在推翻商紂王統治三年後去世,當時他的兒子周成王還很小,尚在襁褓之中。周公旦怕天下人聽說周武王死而背叛周朝廷,於是登上王位代替周成王處理國家事務,主持國家大權。周文王的三兒子管叔鮮和他的眾多弟弟就在國中散佈流言說:“周公旦將要對周成王不利。”於是周公旦就跟姜太公、召公奭解釋說:“我之所以不避嫌疑代理國政,是怕天下人背叛周室,沒法向我們的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交待。三位先王為天下之業憂勞甚久,現在才剛成功,武王又早逝,成王還年幼,只是為了完成穩定周朝的大業,我才這麼做的。”於是周公旦開始輔佐周成王,並命他的兒子伯禽代自己到封國魯國去處理政務。臨行前周公旦告誡伯禽說:“我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在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不算低了。但我卻洗一次頭要多次握起頭髮,吃一頓飯多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來接待賢士,這樣還怕失掉天下賢人。你到魯國之後,千萬不要因有國土而驕慢於人。”

歷史倪說22 周公代理國政,用“周公吐哺”告誡伯禽

周公旦禮賢下士,求才心切,進食時多次吐出食物停下來不吃,急於迎客。後來人們以“周公吐哺”作為在位者禮賢下士的典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