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用筷子忌諱,飯裡插筷子叫當眾上香

意大利一時裝品牌的宣傳廣告中,一名亞裔面孔的模特使用筷子吃一塊披薩。由於表演誇張、旁白輕浮,被認為是在嘲諷中國的傳統文化。

民間用筷子忌諱,飯裡插筷子叫當眾上香

筷子就是兩根小棍子嘛。但中國媒體不高興了,質疑道:“你真的懂中國的筷子嗎?一雙筷子,承載著中國人的情感和記憶。”

前一句這麼問題是咱不懂禮數,老外懂不懂中國筷子不要緊,要寬容和諒解,人家有刀叉。而後一句“承載著中國人的情感和記憶”說的是事實,但有消費民族感情、扇動民族情緒之賺疑,不懂筷子文化就不懂中國人感情嗎?不必太敏感。

筷子是中國人日常吃飯用具,其實,對外國人來說,用筷子吃飯確實很難使用的。當年報紙披露,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前,曾花用一個多月的時間,練習如何用筷子。

民間用筷子忌諱,飯裡插筷子叫當眾上香

(尼克松總統訪華時用筷子吃飯,示好中國領導人)

雖然筷子是尋常之物,但在中國過去還是相當講究的,,什麼時候該用筷子都有說法。

《禮記·曲禮上》是這樣說的,“飯黍毋以箸”,意思是吃米飯時不能用筷子的,而要用匙羹。在羹裡有菜的時候才可以使用筷子,將菜撈起,即所謂“羹之有菜者用梜。其無菜者不用梜。

到後來,如何用筷子的規矩更多了,形成了豐富的中國箸文化。

現在常能看到的兩人一起夾菜,這在過去是不允許的。這一種動作叫“截筷”,與收納骨灰時的動作相似,不吉利。吃飯過程中,也不能叫人家停下筷子,因為“停筷”是針對死人的。

民間用筷子忌諱,飯裡插筷子叫當眾上香

在中國喪葬風俗中,人死後會在棺前會放上最後一碗“飯”,並將一雙筷子直插飯上,這叫“供筷”,這種情況才是“停筷”。因為有這忌諱,吃飯時是不能將筷子插在飯上的,至今在農村都有這忌諱,我小時就因此被父親敲打過,我想不少網友小時候也會有此經歷。

為了避免提到“停筷”一詞,勸人就餐多吃點時,都會說“請用筷”、忌說“不要停筷子”。

在正式場合,吃飯時連筷子的擺放位置和方式都得注意。

如將筷子橫放在碗碟上,表示“酒醉飯飽,不再進食,諸位慢用”;而在湘西地方,那裡的土家族人如果表示不再就吃了,會將筷子十字交叉,放在碗上,這是告訴大家“實在吃不下去了”。表示已經吃飽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風俗,如有的地方將筷子放在碗的左邊。

這類吃好後將筷子放於碗上的現象叫“橫筷”,也叫“拱箸”。

在熟人、平輩一起吃飯時,用筷子講究不多,較隨意,如果有不同身份、地位、輩分的人同桌,那就要謹慎了。比如,晚輩不能比長輩先橫筷,即尊長者沒有吃好飯,就早早放下筷子。

別看這是小事,如果碰到點上,麻煩可大了。

民間用筷子忌諱,飯裡插筷子叫當眾上香

有一位名叫唐肅的官員,是位才子,他萬分榮幸地被明太祖朱元璋叫來“侍膳”。結果這頓飯吃得很鬧心,唐肅也不知道是不拘小節,還是緊張過頭,竟然在朱皇帝面前“拱箸”,而遭朱元璋嚴懲。

明人徐禎卿筆記《翦勝野聞》中記述了此掌故:“(唐肅)食訖,拱箸致恭為禮。帝問曰:此何禮也?肅對曰:臣少習俗禮。帝怒曰:俗禮可施之天子乎?”

結果是,本因“失朝坐免官”的唐肅這又惹大禍了,被定罪“大不敬”,被朱元璋罰到他的老家濠州守城去,即所謂“罪坐不敬,謫戍濠州”一說。

歸納起來,民間關於筷子的用法和禁忌主要有——

忌“三長兩短”,筷子要長短一樣;

忌“仙人指路”,用筷子時食指單獨伸出,老北京稱之為“罵大街”;

忌“品箸留聲”,不要將筷子在嘴裡來回嘬;

忌“擊盞高盅”,乞丐討飯才這樣;

忌“迷箸刨墳”,用筷子在盤亂翻;

忌“淚箸遺球”,夾菜把汁滴桌上或他人菜裡;

忌“乾坤顛倒”,兩隻筷子大小頭顛倒;

忌“定海神針”,用一隻筷子插在菜裡;

忌“當眾上香”,把筷子插在飯裡送給同桌……

忌諱估計不少人都犯過。這般筷子忌諱,民間還有不少,如“吃飯時不能敲碗”。敲碗是過去乞丐討飯時的做法,有意在開飯時分在主人家門外弄出聲響討飯,故吃飯時敲碗被視為不吉。

而請客時敲碗,則是對客人的極大侮辱,意思是請客人快走。

另外,舊傳別有用心者在飯裡施蠱毒害人,默唸咒語時敲碗,蠱毒才起效。所以,敲碗在過去是絕對要避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