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還須有一份品茶的好心情

品茶,美其名曰“品”,於我來說或許就是比喝茶文雅一些,附庸風雅一些罷了。

我在這裡所說的“茶”,不是“柴米油鹽醬醋茶”中的生活必需品,而是“琴棋書畫詩酒茶”或者“琴棋書畫歌舞茶”中的茶境,當今時尚的名詞是:茶文化。

本人才疏學淺,實在不敢妄談“文化”,只想粗淺地絮叨一些品茶時的自我感悟。

品茶,還須有一份品茶的好心情

所有照片為作者拍攝

記不清從哪天開始,我喜歡上了茶。確切來說,有一多半原因是喜歡茶室那種清靜幽雅的環境、那些精緻小巧的茶具,以及茶葉沖泡的那種細膩優雅的美妙過程。

人們常說:“茶如人生,第一道茶苦如生命,第二道茶香如愛情,第三道茶淡如清風”。我卻不以為然。我以為,品茶,關鍵在於心境,也就是心情和環境。倘若今晚心情不爽,品茶時觸景生情,深感人生酸甜苦辣。若今日凡事皆順,白水也能品出些許甜滋滋的味道。品茶,同一杯茶,心情不同,環境不同,品出來的味道自然也不一樣。所以,茶好,還須品茶之人有一份品茶的好心情,有一方清幽雅緻的小小天地,方才不會辜負了這一份好茶。品茶,既然是品茶,我以為無論是一人獨處或三兩知己,都須拋卻一切煩惱,專心品茶,就不必和人生、愛情這麼大的題目扯在一起了吧?瞧瞧人家竹林七賢,淡泊名利、悠哉人生,豈不快哉?

品茶,還須有一份品茶的好心情


品茶,還須有一份品茶的好心情

記得《茶經》說過,古人品茶是很講究心境的。明代茶藝行家馮可賓的《茶箋·茶宜》中,對品茶提出了十三宜(馮可賓在《茶箋·茶宜》中對品茶提出了十三宜:無事、佳客、幽坐、吟詠、揮翰、徜徉、睡起、宿醒、清供、精舍、會心、賞覽、文童),把“無事”放在了首先的位置。無事,是指品茶人神怡心閒,悠然自得,無牽無掛,無憂無慮。這個內涵,不僅指品茶人有寬鬆裕如的時間,還必須有“無慾無求”的心態。做到“心遠紅塵,神離三界”,功名利祿聲色犬馬於我如浮雲矣。希貴希富希官希達之人,希車馬聲色金錢豪宅之人,決達不到“無事”這種境界。

品茶之味,悟茶之道,就是要用雅性去品,要用心靈去悟。品茶,講究的是心情。一個怡然的心情,一段閒暇時光,唯有這樣,才能品出好茶的韻味。勞累一天,靜夜,一人獨處,在於靜。自在就好,喜歡就行。沏一壺香茗,聽一曲音樂,讀書、寫字、賞畫、賞花,自得其樂,足矣!

每逢週末,坐在朝南的房間曬曬太陽,品品新茶,賞賞盆景,看著水族箱裡閒庭信步的熱帶魚,生活的腳步就這樣慢下來了,實在是輕鬆愜意!

品茶,還須有一份品茶的好心情


品茶,還須有一份品茶的好心情

其實,品茶於我還有另外一種味道。

我以為茶葉和茶器於我來說是有生命的。

茶葉本身從生長到採摘,經過風吹日曬、雨露滋潤,還有茶農的精耕細作、備至呵護。然後翻過千山萬水,歷經磨難,來到北京,來到我身邊,就註定了我們此生有緣。所以,本人品茶,無論是第一道,還是第三、四道,都會認真品嚐,細細回味。我甚至於,對待飲茶之器具,也同樣一般對待,絕不會厚此薄彼,因為這些茶器也有生命。既然他們來到我家,就註定和我有一份有滋有味的緣份,他們將一直陪伴著我。

無論是一人獨處,還是三兩知己,我以為,品茶,首先是茶葉,還有那些日夜陪伴我的茶器,都是我的第一位知己、茶友,我願意全心全意對待她們。這些茶器,竹茶盤,小巧精緻淡雅,都是我精挑細選買回來的,我非常喜歡。茶葉罐,以及旁邊小巧的插花,她們都是有生命的,同樣是我非常喜歡的。每天我一邊品茶,一邊端詳著她們、擺弄著她們,為她們撣去灰塵,和她們說點兒悄悄話。

說實話,一個人關在書房,細細品茶,又怎會是一人獨處呢?這些茶葉、茶葉罐、竹茶盤,小小插花,她們都是我的茶友,都是我的知己。不是還有“茶道六君子”嗎?

我甚至想象著,挑一個雨過天晴的好日子,帶上我這些茶友去圓明園,一起賞荷花;去榆樹莊,一起看大白鵝;去頤和園,一起賞冬日美景、賞夕陽西下。那句著名的電影臺詞怎麼說來著:賞花、賞月、賞秋香!哈哈哈!

品茶,還須有一份品茶的好心情

嗯,“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與秋冬”。這回明白了吧?白日,做夢呢,哈哈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