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兩大師:石頭希遷與馬祖道一

石頭希遷和馬祖道一同時代,年齡相若,輩份相當:石頭長馬祖九歲,馬祖先石頭兩年化去;石頭是青原行思嫡傳,也參禮過南嶽懷讓;馬祖是南嶽高徒,也曾向青原求教。古德謂:「往來憧憧,不見二大師者,無知之人也。」石頭居湖南,馬祖居江西,往來其間,即走江湖。

江湖两大师:石头希迁与马祖道一

兩大師雖然師承宗風有別,但毫無門戶之見,還經常把自己的學生介紹到對方處參學,可算是當代楷模、後世師表。

比如,石頭的高足藥山惟儼首先造訪石頭,未能開解;石頭引薦他去見馬祖,在馬祖處悟入。藥山事奉馬祖三年,才回到石頭那裡,此後體悟更深。

石頭的另一高足天皇道悟,在參禮石頭前,也曾在馬祖處修學。

再如,丹霞天然最初參禮馬祖的時候,馬祖說:「石頭才是你的老師。」結果丹霞在石頭那裡得法,回頭見馬祖,馬祖也印可。

又如,鄧隱峰辭馬祖而禮石頭:一方面自是他「逢場作戲」的作派,一方面也說明在當時兩師之門人往來於兩師之間已成風氣。

江湖两大师:石头希迁与马祖道一

一次,石頭處有一僧人新到,石頭問他從哪裡來。答曰:「江西。」石頭又問:「見馬大師否?」答曰:「見。」石頭就指了一捆柴問:「馬師可似這個?」僧人不知怎麼回答,回去見馬祖。馬祖問:「那捆柴有多大呢?」答曰:「不怎麼大。」馬祖說:「你力氣很大嘛。」僧人不解。馬祖說:「你把這一捆柴從南嶽一直背到江西來,不是很有力氣嗎?」這個僧人多嘴,給兩師互通消息,自己卻渾然不知。

還有一個龐居士,出入兩師之門。起先造訪石頭,問:「不與萬法侶者是什麼人?」石頭用手掩住他的嘴巴,龐居士豁然開朗,有所省悟。後來參訪馬祖,也如前問。馬祖說:「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龐居士終於大徹大悟。此後,龐居士常親近兩師,並與兩師弟子多有往來。

石頭靜默高遠,並不希求熱鬧,《草菴歌》、《參同契》都是悠遠之文;馬祖腳踏天下,又善評論,「梅子熟了」、「大珠圓明光透」、「藏頭白、海頭黑」等都是他的妙喻——當然,最妙的還是那句「石頭路滑」。

江湖两大师:石头希迁与马祖道一

禪宗五家皆出兩師之門,其實萬法歸一,豈有二哉?且引雪竇讚頌以為結句:

十影神駒立海涯(馬祖)

五色祥麟步天岸(石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