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铁总债务压力需多方下功夫

中国铁路总公司日前公布了2016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该公司收入合计9074.48亿元,较上年下降0.97个百分点;利润总额396.45亿元,较上年下降34.8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净利润10.76亿元。2016年末资产负债率为65%,近3年来基本稳定在这一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铁总净利转正,除了所得税“帮忙”之外,还有两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一是高铁盈利能力正在逐步显现。2015年京沪高铁净赚66亿元,沪宁、宁杭、广深高铁已经分别实现净利润6.41亿元、1.01亿元和1.77亿元。二是其他业务的作用不断提升,根据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对铁总主体及相关债项的跟踪评级报告,2014年度、2015年度及2016年1至3月,铁总的运输业务毛利润分别为613亿元、-886亿元、-231亿元;而其他业务则带来了可观的毛利润,分别达到1200亿元、1414亿元和252亿元。

不过,以往一直唱“主角”的货运业务却呈逐步下滑的势头,其中煤炭业务是导致货运业务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煤炭业务很难再像过去那样“红火”了。自然,这对客运业务和其他业务也构成了更大压力,对铁总消化巨额债务也会形成阻力。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化解债务压力,并为以后的铁路建设创造更好的条件呢?要知道,在铁总的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是比较少的,更多的是各种固定资产,尤其是铁路资产。在货运业务只降不升、客运业务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进展的情况下,铁总的资产负债率虽然保持在65%左右,但负债总额却是在不断攀升的。这也意味着,铁总必须通过其他手段化解债务风险,减轻债务压力。

就眼下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突破:一方面引进战略投资者,特别是具有资金实力的战略投资者,增加自有资金,减少各种债务。必须看到,铁路对其他所有制资本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是可以吸引到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的。关键是方案如何设计,如何让投资者感到铁总的诚意,感到参与铁总改革后应有的权力不会被“悬空”。一旦做到同股同权、地位平等,相信会有很多投资者愿意加入到铁总的改革中来的。

另一方面对现有的非铁路资产,包括各种房屋、土地、设备等,只要不是铁路运输与管理的必备资产,能转让的便转让一部分,以减轻企业的债务负担。一旦资产转让到位,企业效益提升,在引进战略投资者过程中,“身价”也会提升,引进的资金也会增多,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如果铁总能够把改革提到议事日程,且比较好地转让和销售一部分资产,能够把债务降低一半以上,不仅效益会大大提升,对以后进一步加强铁路建设也能创造良好的条件,使铁总的管理压力大大减轻。尤其是,随着高铁覆盖面的不断扩大,通过高铁外出的人数也会大幅提升,届时高铁对铁总的支撑作用也会越来越强。铁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也会随着高铁覆盖面的扩大而不断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